健康養身★直腸癌復發率高 術後這件事一定要做

直腸癌復發率高 術後這件事一定要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演藝圈最大事件就是藝人余天女兒直腸癌於術後復發,轉移至肝及肺部。余天女兒約兩年前接受直腸癌手術,術後接受保護性化學治療,其目的在於降低癌症復發機率,但並不保證癌症就不會復發;而據媒體報導,余小姐在完成保護性化學治療後,並無接受規律之追蹤檢查,而最近檢查追蹤發現同時有肝及肺部之轉移,目前經醫師評估,決定安排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注射治療。

術後規律追蹤檢查別輕忽 早期發現癌症轉移仍有生機

安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吳嘉倫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術後每三個月要接受抽血檢驗,檢驗項目為腫瘤指數CEA,每六個月則要接受影像學檢查,含胸部X光及腹部超音波,術後滿一年也要接受全大腸鏡檢查,以上這些檢查的目的都在於可早期發現復發腫瘤而能早期介入治療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以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另外,若早期發現同時代表轉移之範圍較小,也可用手術切除藉以提升存活率。

治療依期別而定 聽信民間偏方恐延誤治療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十一年為國內癌症發生數的第一位,其治療依不同期別而有不同,吳嘉倫醫師說明,第1~3期主要治療是做手術切除,又依不同期別及危險因子輔以化學治療,第4期的話通常是以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為主,若有機會做手術切除則預後會較佳,但切記勿聽信民間偏方而延誤治療時機,不僅傷身、傷財,還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揪出腸癌 糞便潛血篩檢為第一線

吳嘉倫醫師提醒,飲食上除要多食低脂、高纖食物、蔬菜水果、豆類、糙米、燕麥及薏米外,也要少油炸、燒烤、紅肉類食物,多喝水和運動。

此外,目前政府對於大腸直腸癌有提供免費篩檢,凡50至75歲民眾,每兩年可免費接受一次糞便潛血篩檢,若檢查反應呈現陽性有2%的機會為大腸直腸癌,因此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及預防,千萬別忘了自己的權益而忽略健康。

【延伸閱讀】

基因檢測速解碼 婦癌專家攻克晚期卵巢癌 

國際藥廠與台科技廠攜手 打造AI智慧醫療生態系

邁向「零出血」人生 重症A型血友病治療納健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十年前,崔女士因為糖尿病引起腎病變導致尿毒症,在洗腎治療過程中,最煩惱的事情就是「飲食」。崔女士表示,若是吃進的食物中,磷太高,會造成皮膚癢;鉀太高,心律會不整;如果吃的比較鹹,鈉太高,血壓也會跟著高。崔女士的煩惱,也是所有腎友的共同心聲。為了讓腎友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王小妹妹,2歲的可愛小女生,因發連續發燒3~4天了,一燒起來就是燒到39度,帶到診所求診都沒有明顯改善,把媽媽跟阿嬤急死了,帶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就診,主任醫師謝王虎診斷王小妹妹為川崎症,須立即住院治療。川崎症主攻小兒心臟 典型7症狀謝王虎主任表示,川崎氏病(Kaw...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雄市桃源區衛生所接獲衛生福利部補助山地型原鄉C型肝炎防治工作試辦計畫,短短一年達成篩檢率99.5%、治療率95%,成為全國第一個「微根除」C肝區域;高雄市桃源區衛生所所長邱孟肇指出,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是近二十年來,桃源區最重要的死因與健康議題,也因此透過此次機會,將資源...

閱讀詳情 »

台中1名40歲的張媽媽10年前生完2寶後,便長年受尿失禁所擾,原本以為是產後正常現象,直至日前中元普渡準備供品時,因搬重物不慎在眾人面前「溼」守,令她十分羞赧,下定決心赴醫治療,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第3期」,透過陰道單切口懸吊手術後,張媽媽終於擺脫漏尿窘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部長洪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