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的基因可能是避孕失效的因素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你的基因可能是避孕失效的因素

如果一名女性在服用避孕藥之後依舊懷孕了,醫生一般都會認為是她沒有正確服用避孕藥所致。但是最近一項新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正確使用了荷爾蒙控制類的避孕藥,女性的某些基因也可能讓藥物失效。

該研究發現,與具有更常見基因形式的女性相比,有相對罕見的CYP3A7基因的女性更容易使激素避孕失效。研究人員解釋,用於CYP3A7基因編碼的肝酶通常僅在胎兒中有活性,在嬰兒出生之前,肝酶活性就會喪失。但在某些人中,該基因會持續保持活躍,這以基因的存在會導致避孕藥中激素被快速分解。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分解」可能會增加女性在節育時懷孕的風險,特別是使用的激素避孕藥劑量還不高時。

本項研究的主要成員,丹佛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助理教授Aaron Lazorwitz博士說:「通過這項研究醫生應該意識到,需要多傾聽患者的意見,將他們的基因屬性也考慮在避孕失敗的因素中。」

雖然依舊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佐證此項研究的結論,但研究人員表示,如果結論真的成立,之後遇到激素避孕失敗的女性,醫生會考慮對其進行基因檢測。

根據Planned Parenthood的統計,激素類避孕藥是美國最常用的處方藥之一。如果完全按照藥物指示使用,避孕藥的避孕成功率約為99%。然而,每年使用避孕藥的100名婦女中還是約有9名女性會意外懷孕。但很少有研究會關注於女性的基因對藥物有效度的影響。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350名健康女性,他們平均年齡為22歲,且都接受了避孕藥物裝置植入,植入時長至少為一年。該裝置會釋放穩定劑量的激素以防止她們懷孕。 選擇這類人群作為實驗對象可以確保實驗樣本擁有一致的激素劑量,進而減少實驗誤差。

研究人員發現,約有5%的參與者(18名女性)擁有CYP3A7基因的變體(稱為CYP3A7 * 1C),其血液中的激素藥物水平平均比其他參與者低23%。在18名患有CYP3A7 * 1C基因變異的女性中,又有5人(28%)血液中的藥物水平低於醫生認為藥物正常工作所需數量的閾值。

Lazorwitz說,雖然實驗中採用的是避孕藥物植入裝置,但因為其原理和服用藥丸是一致的,所以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實驗的結論同步適用於服用激素避孕藥丸的女性。不過,未來還是需要通過更多的實驗來加強佐證這一推理。除此以外,還需要進一步探明的是,CYP3A7 * 1C基因攜帶者是否會比一般女性的意外懷孕概率高。

另外,此研究中的大多數參與者是高加索人或西班牙裔/拉丁裔,之後還需要將更多類型的女性納入研究範圍,也許會發現其他更為常見的基因也與避孕失敗有所關聯。

資料來源:Women’s Genes May Increase Risk of Birth Control Failure, Study Suggests

相關推薦

文/尹海崴 這是個自拍的時代,各種自拍APP,可以自動把照片修得像仙女,漂亮是漂亮,可一旦想要面對面與人見面時,可就傷腦筋了。而讓顏值飄忽不定的最大困擾,就是淚溝了。尤其是大眼的輕熟女們,只要有顏值殺手「淚溝」,在眼周逗留,再怎麼努力遮瑕,效果也很有限。 大眼的Leanne,就有此困擾。 Leann...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睽違十多年再開拍第三集的《BJ單身日記》,女主角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已從30出頭的圓臉輕熟女,成為46歲的資深熟女。在歷經人生的種種波折後,仍不放棄追尋真愛。而在剛曝光的劇照中,即便是俏麗如芮妮齊薇格,也難掩歲月的洗禮。 隨著年齡的成長,這是每個女性...

閱讀詳情 »

文/張格彰醫師 “滑世代”來臨 全民瘋自拍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社群媒體的無所不在,自拍上傳成了一種全民運動;甚至有研究指出,16-24歲的女性,平均每天會自拍3.2張,自拍已不再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顧影自憐了,即便是奧斯卡頒獎典禮,也可看到群星公開玩自拍。 怎麼拍才美 小...

閱讀詳情 »

文/賴慶鴻醫師 女人對於肥胖總是避之唯恐不及,大腿內側肥肉、腰間贅肉、惱人小腹,這些特徵不但使身形欠缺完美,同時也是脂肪堆積最難消退的部位。其實,脂肪對於人體來說是必須存在的,當它轉移至對的位置,如胸部、臀部等需要大量脂肪堆積的部位,就能創造出緊、彈、潤的精緻曲線。 微米粹脂術大幅提升存活率 「微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