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心理健康嗎? 6大指標可評估

你的心理健康嗎? 6大指標可評估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愈來愈多人罹患憂鬱症,甚至過量飲酒、使用藥物,造成精神狀況異常。專家提醒,多注意親朋好友的心理健康情形,並適時給予協助,必要時尋求心理諮商師幫助。

個人心理健康問題 恐危害社會安全

去年發生的隨機殺童「小燈泡事件」震驚國人,還有「台鐵爆炸案」也令人膽顫心驚。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林萃芬指出,個人心理不健康的狀況確實會嚴重危及大眾的生命安全,若是家人、同事好友擁有敏感度,及早意識到犯人的身心健康問題,並積極協助解決問題,或許能夠預防危險行為發生。

6大心理健康指標

林萃芬發言人表示,評估個人心理健康有6大指標,包括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生活目標切合實際、對自己的能力可做出適度正向評價、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適度發洩情緒並控制,以及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有異狀尋求諮商心理師協助

林萃芬發言人提醒,若身邊親朋好友的行為不符合心理健康指標,可能就需要介入協助,例如親朋好友應多予關心、紓解不佳情緒,了解想法需求並適當給予協助、培養當事人因應生活的能力等,必要時尋求諮商心理師等專業人員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8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了解他的擔心,才能緩和他的病痛 人在邁向死亡時所面臨的痛苦,若沒有正確了解就無法解決、舒緩,很可能最後就無法挽救了。 處在痛苦中的病患,會希望他人了解自己的痛苦。例如罹患癌症的病患,雖然沒有食慾,還是會盡量吃東西。倘若周圍的人堅持要他再多吃一點,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或許是「我都已經非常拚命了,還要...

閱讀詳情 »

為什麼越來越常把「那個叫什麼來著」掛在嘴邊? 假如工作記憶運作不順暢,腦部功能下降,別人問你:「週末過得怎樣?」你可能會回答:「欸、我想想看做了什麼啊?」或者人家問你:「上次拜託的那件事,辦得怎樣?」你卻回答:「咦,你說哪件事?」 這就代表你的工作記憶已經滿載,呈現無法運作的狀態了。 其實,工作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不少民眾趁年前至醫美診所「進廠維修」,以求更好的門面,能在新年迎接新氣象。但不時傳出有消費者被低價隆鼻的廣告吸引,追求便宜的後果,不但顏值升級不成,還自己鼻子越看越不順眼。對此,專業鼻整形診所張展瑋院長表示,一分錢一分貨,整形手術從醫師技術到診所設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寒流衝擊,捐血人數大幅下滑,全台嚴重缺血,衛福部臺北醫院邀請台北捐血中心在2月1日及2月23日派捐血車進駐醫院停車場,鼓勵身體健康的同仁及民眾踴躍捐血。「不是只有醫療人員能站上救人第一線」 臺北醫院急診醫學科游秉勳主任表示,輸血是最常見的醫療程序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