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還ok嗎? 台大教授示警:自殺列青少年死因第二位

你還ok嗎? 台大教授示警:自殺列青少年死因第二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國人死因於自殺居第11位,自殺人數與自殺死亡率均較108年下降,臺北市亦然;惟其中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二位為自殺,顯見該族群的自殺防治刻不容緩。

6成自殺前會留下訊息 求助對象以親朋好友居多

臺灣大學公衛學院社會科學行為研究所所長張書森教授表示,約有6成自殺企圖民眾在採取自殺行為前曾留下訊息、有接受關懷服務的自殺企圖民眾的自殺死亡率會下降63.5%;另外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8年針對台灣地區15歲以上的2,126位國民進行「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認知與行為調查」發現,國人有自殺想法時的求助對象主要以「親朋好友」最多(佔57.25%),其次才是「醫療院所-精神科別」(佔22.17%),由此顯示,周遭親友適時覺察與協助對於有自殺想法青少年的重要性。

自殺防治守門人 4步驟防憾事發生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每年9月10日透過世界自殺防治日宣導市民關注自殺防治議題,共同守護市民生命健康;2021年的世界自殺防治日,臺北市政府將以「你還OK嗎?生命轉角,遇見希望!展現行動、創造希望/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為主軸,共同呼籲市民能透過下列「覺察、詢問、傾聽、求援」4步驟,成為身邊青少年跟自己的自殺防治守門人:

1、覺察─透過日常生活及社群媒體活動(Ex.Instagrm),了解家中青少年有無異常身心狀況。

2、詢問─發現異常跡象,找尋適切時機,主動詢問家中青少年是否遭遇到什麼困難與壓力。

3、傾聽─保持冷靜理性、避免批判建議,讓青少年暢所欲言。

4、求援─不離不棄,真心陪伴青少年尋求專業的協助。

情緒低落、出現自殺念頭 專線諮詢救一命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若您或您身旁的青少年朋友有感情、人際關係、生活學業及工作壓力等困擾,甚至引發情緒低落或有自殺想法時,都可以利用專線進行諮詢;「你還ok嗎?」,多一句善心問候就能避免遺憾發生。

【延伸閱讀】

用眼過度也會長蟲蟲? 防疫期眼瞼螨蟲患者增

情緒不穩定是自殺高危險群? 精神科醫師打破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是不是常猶豫著,好想不顧一切地去做點瘋狂的事情,實踐精彩的人生,好讓此生不留遺憾;但又覺得不切實際,也沒那麼有把握,不如過著平凡的日子?沒做點不一樣的事 怕以後會後悔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任教第一年的畢業學生回來找我。一轉眼,研究所就快畢業了。「我在想,是不是畢業後,先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今年世界婦產科聯盟於日前在南美里約熱內盧,舉辦世界婦產科聯盟(FIGO)大會,會中針對無過失產科救濟制度辦理專題探討,該講座由來自臺灣的蘇聰賢教授與韓國的金永鐸教授主持。台灣在生產事故中經費來源,及改善醫療糾紛、住院醫師招聘情形,受到近60名各國與會人士十分讚賞。台灣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中央宣布全國公費對象之學生族群統一自11月1日開始於校園集中接種,較往年的10月1日開打延後一個月之久。新北市衛生局宣布,該市校園流感疫苗接種,統一自11月1日開始施打,且將於11/30前完成所以接種。新北市符合接種學生人數高居全國之冠新北市衛生局...

閱讀詳情 »

肺癌是健康隱形殺手,但不少民眾在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常會發現肺部有「結節」,而感到擔心害怕。醫師指出,「肺結節」95%以上都是良性的,只有極少數較大(超過0.7公分)的肺結節有癌病變的可能,進而需要手術處理。 鍾政錦醫師(右)指出,「肺結節」小於0.5公分,95%以上都是良性的。(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