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便秘人小心了!少女「便秘」19年 最終確診為先天性巨結腸

便秘人小心了!少女「便秘」19年 最終確診為先天性巨結腸

少女「便秘」19年最終確診為先天性巨結腸

近日,河南某醫院肛腸病診療中心成功對一例罕見的先天性巨結腸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卸除了這一少女身上19年的負擔。

從出生就開始「便秘」 19年後確診

小徐從出生開始,就一直有便秘及間歇性的腹脹,平素無便意,每天睡前服用果導片,大便平均一週一次,最長一月排便一次,間歇性腹脹,曾在當地醫院多次行肥皂水灌腸以助排便。

今年3月,小徐來到河南某醫院肛腸病診療中心入院治療,以期能夠得到醫治。經綜合分析病情及診療經過後,考慮小徐並非便秘,即行鋇灌腸結腸造影和排糞造影檢查,診斷她患的是先天性巨結腸。之後,專家實施了結腸全切術+回直腸吻合術,小徐身上19年的負擔終於卸除。

關於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主要臨床表現為便秘,腹脹或間歇性腹脹。很多病人都因症狀輕微而未及時診治,在成年後雖症狀逐漸會加重,但又因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誤診漏診。成年人先天性巨結腸是由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緩發或續存,極個別能追溯到出生時胎糞排出延遲。

長期便秘者不要盲目地吃瀉藥,若通過正規治療也遷延不癒,應仔細研究病史、體徵,通過結腸傳輸試驗、鋇灌腸結腸動力學檢查和盆底功能檢查,鑑別先天性巨結腸和慢性傳輸型便秘,以免引起誤診。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又是第一起疑似社區感染,讓社會恐慌頓時升到最高點,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從一開始的「可以這麼說」到短短數小時後澄清「尚未完全符合定義」,讓防疫重點似乎又退回守不守得住社區感染這道防線之爭,抗煞專家、前疾管局長...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侵襲全球,阻韓國世越號作家訪臺! 《我要活下去》描繪病毒威脅,無知、歧視戕害,彷彿現世。 金琸桓:傳染病擴散非個人錯誤,籲他人莫侵犯受害者人權。 勉勵勇敢對抗病毒,期盼亞洲國家共享病毒信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中東呼吸症候冠狀病毒3D 映像。   韓國「世越號文學」作家...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昨(15日)晚台灣出現首例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圖/翻攝自衛福部直播)優傳媒採訪中心/綜合報導經過三個多星期的堅實防疫措施和綿密宣導,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零死亡的紀錄還是在今(16)日晚間宣布失守。除了新增2個確診病例累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