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是否社區感染也能吵? 抗煞專家吐真言:彷彿SARS封院前氛圍重演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又是第一起疑似社區感染,讓社會恐慌頓時升到最高點,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從一開始的「可以這麼說」到短短數小時後澄清「尚未完全符合定義」,讓防疫重點似乎又退回守不守得住社區感染這道防線之爭,抗煞專家、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今(17)日警告,彷彿又看到SARS和平醫院封院前的氛圍重演。

指揮中心昨夜新增確診死亡個案(第19例),為一61歲的「白牌車(沒有計程車牌,以上車後喊價方式交易)」司機,不僅沒有旅遊史、也沒有確診個案接觸史,還傳染給同住的50歲弟弟(第20例)。

但消息一出,引發專家對「台灣是否已出現社區感染」看法不一,陳時中、指揮中心深夜也再度發布訊息,指已經掌握死亡病例的的3個可能感染源,社區風險不高。

看到這樣的情勢發展,蘇益仁憂心忡忡,他直言,好像又嗅到2003年SARS初期的氛圍,當年3月底、4月初,國內同樣自豪於創下「零死亡、零輸出、零社區感染」的三零紀錄,沾沾自喜於表現優於日本、韓國等,後果就是大家不會特別重視,隨後和平醫院便爆出第一例曹姓婦女案例,步上封院。

蘇益仁說,以武漢肺炎的這第19例來說,原本被當作流感治療,還傳給兄弟,因此不要再爭議社區感染的定義,否則只會模糊接下來的防疫作為,不要排除社區感染,該用社區感染的措施去做,「否則還會有多少人會依照指揮中心說的去做」喪失公信力。

武漢肺炎從中國蔓延開來已經2個多月了,蘇益仁強調,如果再拖半年,生活會受到什麼影響?經濟會受到什麼影響?台灣怎麼可能期待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沒有社區感染,這期待不切實際,何況兩岸密切往來,目前還有5條航線的台商來來往往。

蘇益仁說,目前宣布加強篩檢、用藥,只能這樣做,也不能再多了,至於口罩政策要不要改,該回頭問的是,防範流感同樣也是這樣做,流感也會重症、也會死亡,大家為什麼不怕?關鍵就在於,知道流感怎麼傳播,有藥可用;而我們目前對武漢肺炎的了解已經增加,加上98%都是輕症,該調整心態,習慣武漢肺炎會常態化存在。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藥局不開門的日子 全台多303家衛生所六日投入賣口罩

健保卡顯示旅遊史再升級! 想「轉機」洗白中港澳旅遊史逃不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全球擴散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已造成超過三億個確診病例、五百萬人死亡,曾被譽為防疫典範的臺灣,近日再度爆發本土病例,即將於本週五(2022/1/28)晚間10點,公視首播的公視紀實《一座孤島 瘟疫蔓延時》,由擁有旅法背景且熟稔歐洲古典及當代美學的陳怡蓉執導,以文學與哲學角度詮釋全球疫情的新...

閱讀詳情 »

張志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內科及腎臟科教授 腎臟功能不全會造成尿毒素的堆積,過多的尿毒素會傷及腎臟造成腎臟功能進一步的惡化。尿毒素也會造成心臟及血管細胞的受損,過多的尿毒素還常常會造成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阻抗、血糖控制不良以及骨頭的病變。此外,尿毒素可能導致免疫機能不全、加重慢性腎臟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升溫,免費老人健康檢查也喊停!台北市衛生局今(26)日宣布,原訂於3月2日開辦的「111年台北市老人健康檢查服務」,因為近期國內發生Omicron變異株本土確診病例,考量台北市老人健康檢查執行場域為醫療院所,且從空間、工作人員到老人家都有易感染風險,決定暫緩辦...

閱讀詳情 »

▲亞東醫院護理人員施打流感疫苗資料照,與確診個案無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亞東醫院日前才發生有非專責病房的護理師一家四口全染疫,隔沒多久,院內最新又爆2確診!亞東醫院今(26)日上午證實,本周針對住院超過7日病患進行篩查,結果驗出一名陽性病患(Ct值22),且確診病患兒子亦為陽性(Ct...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