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是否社區感染也能吵? 抗煞專家吐真言:彷彿SARS封院前氛圍重演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又是第一起疑似社區感染,讓社會恐慌頓時升到最高點,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從一開始的「可以這麼說」到短短數小時後澄清「尚未完全符合定義」,讓防疫重點似乎又退回守不守得住社區感染這道防線之爭,抗煞專家、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今(17)日警告,彷彿又看到SARS和平醫院封院前的氛圍重演。

指揮中心昨夜新增確診死亡個案(第19例),為一61歲的「白牌車(沒有計程車牌,以上車後喊價方式交易)」司機,不僅沒有旅遊史、也沒有確診個案接觸史,還傳染給同住的50歲弟弟(第20例)。

但消息一出,引發專家對「台灣是否已出現社區感染」看法不一,陳時中、指揮中心深夜也再度發布訊息,指已經掌握死亡病例的的3個可能感染源,社區風險不高。

看到這樣的情勢發展,蘇益仁憂心忡忡,他直言,好像又嗅到2003年SARS初期的氛圍,當年3月底、4月初,國內同樣自豪於創下「零死亡、零輸出、零社區感染」的三零紀錄,沾沾自喜於表現優於日本、韓國等,後果就是大家不會特別重視,隨後和平醫院便爆出第一例曹姓婦女案例,步上封院。

蘇益仁說,以武漢肺炎的這第19例來說,原本被當作流感治療,還傳給兄弟,因此不要再爭議社區感染的定義,否則只會模糊接下來的防疫作為,不要排除社區感染,該用社區感染的措施去做,「否則還會有多少人會依照指揮中心說的去做」喪失公信力。

武漢肺炎從中國蔓延開來已經2個多月了,蘇益仁強調,如果再拖半年,生活會受到什麼影響?經濟會受到什麼影響?台灣怎麼可能期待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沒有社區感染,這期待不切實際,何況兩岸密切往來,目前還有5條航線的台商來來往往。

蘇益仁說,目前宣布加強篩檢、用藥,只能這樣做,也不能再多了,至於口罩政策要不要改,該回頭問的是,防範流感同樣也是這樣做,流感也會重症、也會死亡,大家為什麼不怕?關鍵就在於,知道流感怎麼傳播,有藥可用;而我們目前對武漢肺炎的了解已經增加,加上98%都是輕症,該調整心態,習慣武漢肺炎會常態化存在。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藥局不開門的日子 全台多303家衛生所六日投入賣口罩

健保卡顯示旅遊史再升級! 想「轉機」洗白中港澳旅遊史逃不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同大學發生學生群聚感染水痘,一口氣已經有12人確診,台北市衛生局今(22)日表示,昨天到現在沒有再新增發現有學生出現症狀,但衛生局將密切觀察14天,同時要求這些確診學生落實不上課,在家自主隔離,直到全身水疱完全結痂乾燥為止,以避免疫情擴散,少部分住宿舍的學生也立即改...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渾身上下反覆疼痛,病因竟然是「人」!一名60多歲男性,日前因排尿不適就醫,治療康復後,仍然覺得身上有疼痛感,且位置還飄忽不定,對著醫師抱怨整日疼痛,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偏偏各種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吃藥也沒改善,轉診到精神科後才發現原來是「心因精神性疼痛症」作怪,只要人際...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牙周病學會 (AAP) 牙齦疾病會以多種方式影響一生的牙周健康,而男性牙周病發病率(56.4%)高於女性(38.4%),研究發現牙周病的後遺症不只是無牙而已,恐衍生多重併發症…… 女性牙齦疾病與賀爾蒙有關 女性體內的賀爾蒙變化,與牙齦健康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范綱儀/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依舊籠罩全球,去年起口罩成了外出必備配件,許多女性為了皮膚健康或是省時,化妝重點多在口罩範圍外的眉眼為主,不過,也因此許多年輕女性更注重眼妝,但美美的「口罩妝」可能會造成眼睛健康出狀況!醫師指出,有些女性習慣將眼線畫得太靠近眼睛,可能影響分泌淚水及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