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全球擴散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已造成超過三億個確診病例、五百萬人死亡,曾被譽為防疫典範的臺灣,近日再度爆發本土病例,即將於本週五(2022/1/28)晚間10點,公視首播的公視紀實《一座孤島 瘟疫蔓延時》,由擁有旅法背景且熟稔歐洲古典及當代美學的陳怡蓉執導,以文學與哲學角度詮釋全球疫情的新創紀實短片,希望藉由《一座孤島 瘟疫蔓延時》一片,帶領觀眾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未來該如何與病毒共存。

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 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一座孤島 瘟疫蔓延時》128日週五晚間十點首播。(圖:公視)

 

導演陳怡蓉以法國文學家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於1947年發表的瘟疫文學小說《鼠疫》作為敘事核心,對照現今肆虐全球的流行傳染病Covid-19,點出臺灣在疫情下被國際組織孤立的處境,陳怡蓉表示:「中國政府的威脅、大外宣以及網軍,猶如散佈瘟疫的老鼠,臺灣人的生命及健康,不只是單純的公共衛生議題,而是政治、大國之間的權力角力。」然而臺灣雖然在政治上無外援支持,仍展現優秀的防疫成果,她更進一步說明:「藉由理性與合作克服逆境,挑戰不可能成功的任務,藉此證明我們可以從無意義中創造意義。」

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 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導演陳怡蓉以法國文學家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於1947年發表的瘟疫文學小說《鼠疫》作為敘事核心,點出臺灣在疫情下被國際組織孤立的處境。(圖:公視)

 

陳怡蓉引用《鼠疫》的經典語句「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關於正直的定義,片中的受訪者各有不同見解,前副總統暨流行病學專家陳建仁表示:「必須誠實地告訴民眾疫情的現況,堅持信念研發優良的醫療工具,像是藥物、快篩與疫苗等等,讓民眾對政府的醫療有信心。」

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 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陳建仁:「堅持信念研發優良的醫療工具,像是藥物、快篩與疫苗等等,讓民眾對政府的醫療有信心。」(圖:公視)

 

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則指出:「正直是每個人在面對新的狀況時,能對自己誠實,坦誠所認知的不足,一同通力合作、想出解決的辦法。」而就陳怡蓉個人的解讀,則是盡好人的本分,隨時戴好口罩、勤洗手、落實實名制登記等等。

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 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唐鳳:「正直是每個人在面對新的狀況時,能對自己誠實,坦誠所認知的不足,一同通力合作、想出解決的辦法。」(圖:公視)

 

每日關注新增的確診及死亡個案已成為防疫日常,雖然統計數字的增減能幫助了解疫情發展,卻也容易造成大眾對於死亡的感知抽象化,陳怡蓉希望透過此片提醒醫療人員與決策者,在做任何決定前都應該審慎思考,她強調:「流行病學家往往將死亡人數數據化,但每個數字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家庭、一個寶貴的生命,不應該只是報告上的統計數字而已。」

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 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陳怡蓉希望透過此片提醒醫療人員與決策者,在做任何決定前都應該審慎思考。(圖:公視)

 

陳怡蓉記錄這兩年來的全球疫情發展,探究瘟疫發生的源頭來自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大自然的生態失衡與反撲,然而科技進步帶來便利的交通及交流,讓疫災更加快速傳播,陳怡蓉希望透過本片提醒觀眾,應該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適當取用而不濫用,好好與地球、與病毒共生存。

影/疫情反思人與大自然共存關係!陳建仁 唐鳳正直回應:對抗瘟疫方法?

陳怡蓉:瘟疫發生的源頭來自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大自然的生態失衡與反撲。(圖:公視)

 

2021年初,公視紀實開啟了一系列的紀錄片,呈現台灣在各種層面上的真實,以及各類觀點上的透視。即便歷經了疫情的衝擊,但創作的腳步沒有停歇,迎向歲末之際,公視紀實再度出發,透過8部紀實新作與6部精選短片,涵蓋人文刻劃、生命哲思、角色認同、原民文化、科學時事等多元議題,勇於突破既

有框架,引領更寬廣的思考。1月28日前,每週五晚間十點,公視+同步上架,敬邀大家一起來點亮公視紀實無需包裝的獨特動能,品味新作帶來的啟發和感動。

 

《一座孤島 瘟疫蔓延時》五分鐘搶先看

相關推薦

百草神農-聖蓮生技與希摩中醫診所合作於9月7日舉辦免費的健康講座 一直打噴嚏、流鼻水,一定是感冒了嗎? 希摩中醫診所劉春秀院長說這倒不一定!一般的感冒病程較短,往往最長在3到10天就會痊癒,若感冒症狀超過2個星期以上甚至1個月,我們則歸類為過敏性鼻炎,但有很多民眾都不知道自己是過敏的體質,主要因為感...

閱讀詳情 »

內容編輯/Vera Chen 凱格爾運動能夠藉由收縮肛門、陰道、尿道旁的肌肉,強化女性私密處力量,不管是懷孕或產後媽咪、一般女性都適合天天練習。但是要如何找到正確的提肛肌位置,以免用錯肌肉、用錯力呢?   勤練凱格爾運動有哪些好處? 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或「提肛運動」...

閱讀詳情 »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民眾得落實「三不」防鼠措施。(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疾管署今(27)日公布確診一名北部20多歲、在漁船工作的男性外籍移工,因為出現急性肝、腎功能異常,兩度就醫後被收治住院,經治療後目前...

閱讀詳情 »

▲醫師號召民眾一起規律運動,預防失智。(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降低失智症的風險,運動就對了!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世界衛生組織今年5月公布「認知障礙與失智症風險降低:WHO指引」,提出12項降低失智症風險的方式,其中運動就排行第一,且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