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居隔「3+4」明上路一圖搞懂! 4天自主防疫可外出工作、但禁內用

【有影】居隔「3+4」明上路一圖搞懂! 4天自主防疫可外出工作 但禁內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縮短「3+4」正式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晚間正式宣布,經下午專家會議同意,居家隔離決定由現行10天縮短為「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陳時中強調,「3+4」4月26日起上路,簡化了什麼?至少匡列對象就少了一半,而地方衛生單位的人力也能減輕關懷強度,心力轉向就醫面跟居家照護。另即起實施重點疫調,確診者足跡原則不再公布。

陳時中指出,居家隔離縮短為「3+4」新制為:前3天需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不得外出;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安排快篩或PCR採檢;有症狀及期滿當日快篩;3天居隔期滿快篩陰性後,進行4天自主防疫。

而4天自主防疫內容包括:
一、每天進行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
二、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三、禁止以下行為: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未來確診者個案自主回報密切接觸者(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前2天起),經衛生局匡列及學校、機關、公司防疫長或負責人先行造冊,範圍包括: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工作場域密切接觸同事(九宮格)。

陳時中也回應地方認為「3+4」無助簡化工作流程,他強調,新制簡化了什麼?首先,密切接觸者的匡列,由往前推4天變往前推2天,時間就少了一半,以前疫調還包括足跡、旅遊史等,現在認為風險不高,因此匡列縮到同住的家人,匡列對象起碼少了一半。

陳時中說,另外強制居隔時間10天變3天,需要關懷的強度可減少3成,對地方而言,3天的準備是比較容易做到,雖然工作減輕,卻也不代表衛生單位的人力負擔就少了,心力將轉到就醫面跟居家照護,可以投注更大的心力。

陳時中坦言,專家會議上,仍有不少的指教,但重要的結論是同意要簡化,包括實施重點的疫調,居隔天數縮短,因為未來疫情規模越來越大,適時簡化還是可以考慮,但現階段若放太鬆,太過速,對社會壓力會過大。

陳時中說,重點疫調最基本的精神,衛生局還是樞紐,由確診者回報給衛生局,再以電子方式填報,匡列同住家人或同班、同事等,接下來電子雙向開立居隔單,就開始進行3天居隔、4天的自主防疫。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5108!16例中重症爆單日新高 20歲女沒病史、打疫苗仍肺炎住院

周玉蔻「到府PCR」遭轟特權 萬芳證實:醫師個人行為!看新聞才知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裙襬搖搖 2014 業餘隊際爭霸戰北區初賽13日在美麗華球場開打,現場共有24隊業餘球隊角逐晉級決賽資格,此項賽事不僅考驗選手球技,更突破傳統增設最佳團隊形象獎,經由隊呼和服裝展現各隊士氣。雖說是業餘隊際賽,不過競賽過程非常嚴謹,必須是在台灣成立2年以上、隊員人數需達 26 人以上的球隊才能參賽,此...

閱讀詳情 »

台灣青少年蔬果攝取量,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明顯遞減的現象。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結果發現,過去30天,台灣青少年每日攝取五份蔬果的比例,在國中學生為17.5%,至高中階段降為10.6%;若和西太平洋地區14個國家相比,排名竟落在倒數第三名。國健署101年及102年辦理國中和高中在學青少年「吸菸及...

閱讀詳情 »

中華民國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起舉辦「1919愛走動」,為陷入急難的弱勢家庭籌募救助金,至今年9月已累計資助超過8000個急難家庭,今年的活動將以「單車環台大串連」,由38位環台募款勇士單車環台加上7場民眾陪騎活動為主軸,期望所募經費能夠達到幫助千個急難家庭的目標,網路報名點這裡。自行車是最講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