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咖啡或茶?這是許多人每天的不可或缺。你可能有自己的喜好,或和不同喜好的人辯論過「哪種比較好」。它們各有優缺點──反映在健康、提神效果甚至是對牙齒的染色影響上面,最好的情況是你各能欣賞它們的美味與好處,同時明白過量飲用的缺點。咖啡 vs 茶誰勝出?來看...
閱讀詳情 »2022年1月26日
健保到家守護您 健保署北區38個團隊居家照護逾萬人
【記者羅蔚舟/桃竹苗報導】 「家是最好的病房!」,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05年起推動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提供因失能或疾病導致就醫不便病人到宅醫療服務,全國已有226個照護團隊、1,618家醫療院所參與,提供約9萬5千名民眾到宅醫療照護,看醫生不再遙不可及! ▲印尼新住民-莉達及家人感謝居家醫療趙醫師合...
閱讀詳情 »矽基分子x中研院x國研院x高榮 首創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取得EUA
【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從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迄今,各國無不傾盡全力推動檢測技術及疫苗開發,因此,矽基分子電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矽基分子)、中央研究院、科技部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與高雄榮民總醫院(高榮)合作,開發出世界首創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
閱讀詳情 »暴力傾向者最怕又遇封城 「這幾招」助緩解情緒沸騰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都經歷過封城的防疫政策。為防止流行病蔓延,民眾非必要不得外出,進而也從中發現,當家人相處時間拉長,家庭暴力、親密關係暴力發生的頻率與比例皆有攀升的趨勢。近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又逐漸升溫,會不會再度重返三級警戒或居家辦公誰都說不準,假使又落...
閱讀詳情 »牛津大學研究支持AZ COVID-19 疫苗作為對抗Omicron的第三劑追加劑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自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Omicron以南非為源頭急速蔓延,至今世界各國皆出現確診人數激增的情形。去(2021)年底WHO曾表示,Omicron突變位點較過往記載之變種病毒株都來得多,可能大幅影響其病毒表現。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距離首例Omicron案例出現於英國才三週,倫...
閱讀詳情 »Omicron高傳染力全台擴散! 打不打疫苗副作用成話題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目前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其傳染力快速的特性,本土疫情也隨之升溫。政府積極宣傳接種疫苗的同時,有部份民眾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遲遲未能完成疫苗接種。就有1名28歲男性2021年9月注射新冠疫苗後,突然出現全身無力、疼痛、麻痺...
閱讀詳情 »甲狀腺病友必看 中醫破除飲食迷信,教你擇食過好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到了農曆年,不免又是餐餐大魚大肉,醫師常常在門診被詢問,甲狀腺患者飲食在過年時是不是有哪些地雷食物不適合吃?首先要知道的是,你的甲狀腺怎麼老是鬧脾氣。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除了甲狀腺惡性腫瘤必須立即切除外,其餘的甲狀腺異常就像是個不聽話的小孩,不管是甲狀腺亢進或是甲狀腺低...
閱讀詳情 »愛唱歌阿伯上樓就喘,置換人工瓣膜重拾麥克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我爬幾階樓梯就會喘,好不舒服…」一名70歲阿伯原本身體硬朗,後來他察覺到自己的運動能力逐漸衰退,稍微一動就氣喘吁吁,爬樓梯也出現困難,整個人病懨懨。就醫後醫師檢查發現,這些症狀是「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引起,在醫師建議下,阿伯決定勇敢接受外科支架人工瓣膜置換開心手...
閱讀詳情 »剝離性骨軟骨炎未妥善治療 壯年男子連走路500公尺都難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一名中壯年保全陳先生,多年前發生車禍導致左膝軟骨破裂,韌帶受傷,送醫急救後住院三天,後因工作忙碌無法定時追蹤治療,生活中卻開始出現不定時軟腳的現象。陳先生平時工作內容包含巡邏、上下爬樓梯,後來皆因左腳無力受到影響,更不用說要進行過往愛好的籃球、羽毛球等休閒活動,就...
閱讀詳情 »MLB/老爹歐提茲進名人堂 「禁藥雙雄」奮鬥10年仍出局
美國大聯盟「2022年名人堂票選名單」今(26日)出爐,紅襪球星「老爹」歐提茲(David Ortiz)被列入第1年,就獲得77.9%選票支持,成為今年唯一通過「美國棒球作家協會」投票入選名人堂的球員。「禁藥雙雄」大聯盟全壘打王邦茲(Barry Bonds)及強投「火箭人」克萊門斯(Roger Cl...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