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Omicron高傳染力全台擴散! 打不打疫苗副作用成話題

Omicron高傳染力全台擴散! 打不打疫苗副作用成話題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目前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其傳染力快速的特性,本土疫情也隨之升溫。政府積極宣傳接種疫苗的同時,有部份民眾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遲遲未能完成疫苗接種。就有1名28歲男性2021年9月注射新冠疫苗後,突然出現全身無力、疼痛、麻痺感等症狀緊急就醫,經醫師判定為發生率極低的「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所幸經過西醫治療處理,再搭配中醫日式針灸調理,1個月便恢復行走能力,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


病毒感染後產生免疫反應 損傷神經周邊導致GBS


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又名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種由肢體遠端發生麻木及無力,漸進式發展到近端肢體的疾病,成因來自上呼吸道和胃腸道病毒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導致神經周邊受到傷害,症狀較輕如肌肉無力或呼吸困難,嚴重恐需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機能。


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屬於快速且進行性的周邊神經病變,發病前3周常見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腹瀉等症狀,後續會出現身體的運動、感覺及自主神經系統異常,如雙側肢體漸進式無力、疼痛、感覺異常,甚至走路困難,或是出現心律不整、高血壓、顏面神經麻痺、吞嚥困難、呼吸窘迫等問題,致死率約為7.5%。


中醫對症用藥結合針灸療法 幫助患者恢復行動力


高資承醫師指出,臨床統計約有5分之1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患者會出現長期後遺症,可能是手腳容易麻木、協調感變差、常感疲憊等,神經功能要完全恢復有可能要花上幾年時間。


高資承醫師說明,就中醫的觀點認為,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屬於「痿證」,可依照4類型對症下藥:


▸肺熱津傷者:可使用「清燥救肺湯」治療。
▸溼熱痺阻者:採用「四妙散」治療。
▸脾胃虛弱者:藉由「參苓白朮散」治療。
▸肝腎虧損者:則使用「虎潛丸」治療。


除透過中醫對症治療外,多發性神經炎所造成的肢體無力,使用針灸療法能達到很好的復健效果。前述患者便是歷經1個月的日式針灸療法與西醫藥物治療後,已恢復行走能力,逐步回到以往的生活品質。


山元式新頭針補助復健治療 減輕四肢麻痺修復感覺異常


日本宮崎縣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的「山元式新頭針」,2015年由高資承醫師引入台灣,是以扎針對應刺激點,使用比傳統針灸還細的針幾乎無痛感,不僅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同時也能改善症狀,尤其在病症的急性期過後,採用復健治療搭配針灸療法,有助病患的肢體力量恢復、四肢麻痺減輕,逐步修復感覺異常。


罕見的多發性神經炎並非不治之症,中西醫皆有不同對症療法,高資承建議,急性期的病患可先尋求西醫診療,透過症狀治療、維持心律、降血壓,以及血漿置換術、高劑量免疫球蛋白緩解症狀的免疫調節治療,再配合中醫療法,就能發揮最佳治療效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大寒時節皮膚乾癢問題多 冬季乾癢vs.乾癬差別在哪?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到夏季,對抗炎熱天氣總是人們一大考驗,許多人會藉由吹冷氣、吹電風扇來達到消暑降溫、緩解夏季不適症狀,卻忽略生活中有些行為是不利於心血管健康,例如急速進出冷氣房,若再加上平時偏好重口味飲食,更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據臨床研究證實,當氣溫超過33℃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想世界,發現明星」畫展中,有一幅「彩虹腕龍」,同是也是畫展中的主視覺,作者阿煒曾經是名過動兒,上課吵鬧、愛與同學打架,是家長及老師眼中的壞小孩;透過藥物治療、興趣開發等整合多重矯治,如今,阿煒愛上繪畫,也成為與同學間的互動橋樑,成功克服過動。阿煒的父親說,阿煒上了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隨著年紀增長,私密處會慢慢產生暗沉與老化,想要維持青春少女般柔嫩細緻的膚質嗎?賦活緊緻彈力與高效美白,又具鎖水保濕,相信是所有女性的夢想。市面上私密處美白的產品如此眾多,該如何選擇,才能達到期望中之效果,又不傷害肌膚呢?使用產品前,切記詢問醫師,獲得足夠的資訊,才能做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血壓控制不良差別有多大?一名50歲中年男子,飲食重鹹油膩、常應酬,幾年前某日突然頭痛、頭暈,就醫診斷為高血壓,但工作忙碌的他,不僅沒有按時服藥、也忘記量血壓,最後腦中風,半身不遂;另一名70歲老翁,15年前即罹患高血壓,他遵從醫囑每天量血壓、準時用藥、天天運動,如今愜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