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甲狀腺病友必看 中醫破除飲食迷信,教你擇食過好年

甲狀腺病友必看 中醫破除飲食迷信,教你擇食過好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到了農曆年,不免又是餐餐大魚大肉,醫師常常在門診被詢問,甲狀腺患者飲食在過年時是不是有哪些地雷食物不適合吃?首先要知道的是,你的甲狀腺怎麼老是鬧脾氣。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除了甲狀腺惡性腫瘤必須立即切除外,其餘的甲狀腺異常就像是個不聽話的小孩,不管是甲狀腺亢進或是甲狀腺低下,還是只是單純的甲狀腺結節或是囊腫,中醫認為這都是內分泌與免疫調節出了問題。中醫觀點主張透過「辨症論治」的方法,透過針灸與中藥好好調教、扶正甲狀腺功能,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就可以減低患者動手術摘除甲狀腺的機率,也可以避免手術後要持續補充甲狀腺素的情況。

而在中醫調理過程中,甲狀腺疾病患者更要配合遠離地雷食物,才能發揮治療的加乘效果,特別是在農曆年節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更要注意自身的飲食是否會影響到甲狀腺的分泌穩定。

年節零時超涮嘴 吃多刺激甲狀腺結節與囊腫

周宗翰中醫師說,年節最常吃的就是開心果,花生,核桃、葵花籽、杏仁、松子等,因添加糖和鹽等調味料,脆香爽口常讓人一吃就停不下口,但這些調味料對甲狀腺囊腫患者來說,卻是一大負擔,應減少食用,即使是未加工的堅果,因為屬於富含脂肪的高熱量食品,堅果的屬性偏燥,吃太多往往會容易口乾、喉痛,對甲狀腺結節與囊腫也容易有刺激的傾向,患者如果要吃,也要掌握吃未加工堅果和每天不可超過20至30公克的原則。

甲狀腺亢進避免吃太多海鮮 碘影響甲狀腺功能穩定

周宗翰中醫師解釋,甲狀腺機能異常的病人飲食上更需要特別注意,當本身不怕冷、情緒易激動,容易亢奮的甲狀腺亢進病友年節時要避免攝取大量的海鮮,原因在於避免攝取過量的碘,特別是鮭魚、鮪魚、旗魚等大型海水魚,因為含碘量和環境賀爾蒙的關係,容易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穩定性,所以建議每2天吃一份就好。

因為碘是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的原料,限制碘的攝取,才能抑制甲狀腺荷爾蒙的製造,此外容易上火的的食物,包含高溫油炸、高溫燒烤、沙茶、紅蔥頭、紅蔥酥、麻油、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要適量,甲狀腺亢進最忌諱亂補,溫補容易化燥生熱,對於甲狀腺與免疫的調節未必有正向的調節,曾有患者一吃完十全大補湯就開始心悸跟手抖,不斷冒汗,原以為是食物中毒,原來是甲狀腺亢進在作怪。

生薑、黑糖、咖啡因刺激心律 十字花科蔬菜調節免疫

年節常見的黑糖薑母茶與咖啡也要適量服用,生薑與黑糖在食物的屬性也是偏溫對於心跳快的朋友也要注意,而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會刺激心律,容易讓甲狀腺亢進患者產生胸悶不適的壓迫感。

患者常常有疑問十字花科蔬菜到底可不可以食用,包含花椰菜、高麗菜、大白菜、青江菜、油菜、芥菜、大頭菜、蘿蔔等,但跟海藻海帶類相比,十字花科食物的含碘量相對較低。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皆是常會攝取的蔬菜類,綠色蔬菜可以有效的調節免疫,中醫認為可以潤燥降火,對於甲狀腺亢進反而有正向的作用。

醃製食物、火鍋湯頭易引起水腫 減少精製糖油攝取

甲狀腺低下患者由於身體水分調節代謝差容易產生水腫,中醫稱之為三焦水道不通調,加上身體缺乏動能,所以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這時醃製的食物如鹹菜、香腸、臘肉、煙燻製品、蜜餞。高鈉的火鍋湯頭容易引起水鈉滯留而加重水腫,飲食上不需要刻意補充碘,原因在於甲狀腺低下常常都是免疫調節失常的問題,過度加工的澱粉類食物如蛋糕、蔥油餅、油條、餅乾等也會干擾甲狀腺功能、人體的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系統,平常應減少精製糖、油、砂糖、鹽、玉米粉及麵粉類等製作的精緻食物,多吃新鮮自然的食物或食品,可以幫助調節內分泌和免疫系統。

甲狀腺低下勿亂補 多走動、曬太陽加速循環

甲狀腺低下可以吃補了吧?周宗翰醫師也不建議,如果是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甲狀腺產生低下的情況,越溫補的食材反而讓免疫更失調,所以只要有甲狀腺疾病的朋友都不建議自行隨便亂補,使用中藥前務必請專業的中醫師評估。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患者會有體重過重,容易疲倦水腫也常被便秘所困擾。除控制體重外,注意膳食纖維與水份的充份攝取也是重要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起來走動或曬太陽,當血液循環加速,不僅身體可以產熱,而且血氧可以供應到全身組織,讓人更有精神不怕冷,更有助於改善甲狀腺低下的狀況。

【延伸閱讀】

年節大魚大肉 小心血糖調控不佳導致私密處搔癢

過年暴飲暴食小心誘發胃心症候群 中醫三招助改善

拒絕月餅臉、掰掰肉鬆 針灸穴位疏通筋絡,打造緊實小V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據外媒報導,去年聖誕節後3天,美國密蘇里州誕生了一名女嬰Alyssa,這名女嬰剛一出生,就嚇壞了媽媽和產房醫師,因為她口中竟露出兩顆完整的牙齒。   圖片擷取自阿波羅這名女嬰剛一出生,就嚇壞了媽媽和產房醫師,因為她口中竟露出兩顆完整的牙齒。據外媒報導,去年聖誕節後3天,美國密蘇里州誕生了一...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對擊十宣穴 第1 個動作刺激到的是位於我們十指指尖的十宣穴,刺激這個穴位可以起到降壓、預防眩暈的作用。 圖片來源 2.十指交叉相對 第2個動作刺激到的是位於我們手指指縫的八邪穴,主治煩熱,目痛,頭痛,咽痛,牙痛,手指麻木。 圖片來源 3.撞擊虎口 第3個動作刺激合谷穴,...

閱讀詳情 »

1、兩手對搓一分鐘 手掌快速對搓300次,刺激手掌的經絡穴位可通六經、強化內臟、調和陰陽之氣。可治療肩痛、眼睛疲勞。 翻拍wikihow 2、手指摩頭一分鐘 手指由前額深摩頭頂至腦後,以每秒2~4次的速度,促進腦部血液回流,使髮根得到充分營養,頭發黑且光澤。   3、輕揉耳輪一分鐘 雙手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臉書創辦人馬克佐伯格、鴻海總裁郭台銘、米果王蔡衍明都是標準的非高學歷卻成功的領導者,顯示在現今社會學歷並非一切,做事態度成就一個人的高度。而最近也有研究發現,在學時期不愛守規矩、頑皮的學生,成就不低,原因在於「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失敗」、「不按牌理出牌且不放棄嘗試」。 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