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命防跌! 銀髮族要小心受藥物影響

保命防跌! 銀髮族要小心受藥物影響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3年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十大死因中,意外事故傷害排名第七,跌倒是高齡長者事故傷害的第2大死因,非致死的跌倒造成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支出增加,不只提高高齡長者醫療照護費用支出,更影響生活品質。

病人安全通報 跌倒事件近三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總藥師張伶祝表示,自民國94年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Taiwan Patient- Safety Reporting system, TPR)建置以來,民國99~103年間,因跌倒事件占所有通報事件26-27%。探討跌倒發生原因以病人生理及行為因素為主佔83%;其次為與環境因素相關19.1%;與藥物相關之跌倒18.7%;器材設備因素7.4%。

使用藥物要小心 這些狀況不可輕忽

「預防跌倒」是107-108年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的年度目標之一。張伶祝藥師指出,評估跌倒與藥物之相關性,當藥物會使病人產生Confusion(混亂)、Depression(憂鬱)、Sedation(鎮靜)、Arrhythmia(心律不整)、Hypovolemia(低血容量)、Orthostatic hypotension(姿勢性低血壓)、Diminished cognitive function(認知功能減損)、Change in gait and balance(步伐不穩)等作用,就會增加病人跌倒的風險。

藥物類別包括抗組織胺劑(Antihistamines)、降血糖劑 (Hypoglycemics)、降血壓劑(Antihypertensives)、抗膽鹼藥物(Anticholinergics)、利尿劑(Diuretics)、解焦/鎮靜/安眠藥(Anxiolytics/Sedatives/Hypnotics)、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s)、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鴉片類止痛劑、麻醉藥品(Anesthetics)、抗癲癇藥(Antiepileptics)、散瞳劑 (Mydriatics)。

預防跌倒三步驟 高齡長者要注意

張伶祝說明,預防病人跌倒有檢視、辨識、防範三步驟,藉此降低高齡長者因用藥而跌倒之發生率。

一、檢視高齡長者是否為高危險群:尤其新接觸的高齡長者。如剛入院時、轉病房時或身體狀況有改變時。

二、辨識是否有跌倒危險因子:確認高齡長者是否有潛在內因性、外因性或用藥相關危險因子。如環境因素、健康因素、或藥物相關因素。

三、防範措施:

1.檢視院內藥品,建立易跌倒相關藥品之品項資料,提供藥師及相關醫護人員參考,並適時提供、告知用藥病人預防跌倒的警示。

2.「易跌倒高危險群」病床床頭做標示,或手環用特殊顏色、記號標示,提醒醫護同仁留意行動。

3.評估是否為易跌倒高危險族群,定期審核處方(減少不必要之藥品使用)、密切注意藥品副作用及交互作用之發生,衛教有防跌意識及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50歲樊先生,在2013年初確診肺癌第一期(1B),經治療,於2017年時復發、轉移成四期。歷經第一代標靶治療、化療、電療,仍躲不過抗藥魔咒,病情未見好轉,為了尋求適切的治療,耗盡多年來打拼所存的百萬退休金,卻只能完成「一半療程」。癌症希望基金會指出,每年健保預算突破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至今仍然看不到盡頭,Delta病毒入侵更是敲響各界的防疫警鐘,民眾出入早已習慣戴口罩及勤洗手,踏進任何場所時,量測體溫與雙手消毒的程序也是必不可少,市面上也因此延伸出各類消毒防疫門。無酒精、無化學添加 大人小孩都適用知名健康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納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莫名疼痛,小心是攝護腺癌骨轉移!南部一名荔枝老農的左大腿經常莫名痠痛,卻長期忍受不適,照常下田工作,沒想到去年症狀加劇,諮詢骨科醫師發現異常,進一步檢查,PSA指數竟超過1千(正常值小於4 ng/ml),且全身20多處骨頭已遭攝護腺癌細胞侵犯,確診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