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保持骨骼強壯的關鍵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雖然青少年時期是建立骨骼強度的關鍵期,但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靠著補充高鈣食物、維生素D和運動來增加其強韌度。以下有些重要觀念可以參考看看。

青少年時期是建立骨骼強度的關鍵期。直到大約30歲,我們的身體仍在建立骨骼,其中青少年時期是關鍵。骨質疏鬆症被稱為“老年人後遺症兒科疾病”。女孩子則會在成長期之後的2年內繼續建造骨骼,因為女人會比男人更早遇到骨質流失問題。

留意鈣的攝取量。健康且均衡的飲食通常應該要包含到骨骼所需的部分,主要是鈣和維生素D。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每人每日鈣的攝取量約為700mg,但是停經婦女沒辦法吸收足夠的鈣質,同時還會流失更多的骨質,因此可能需要額外的補充劑。青春期少女、運動員和乳糖不耐症患者可能還需要額外補充更多的鈣質。

保持骨骼強壯的關鍵

選擇正確的食材。牛奶是大家公認強健骨骼的重要來源,但其實還有許多非乳製品的高鈣食物,例如豆腐、堅果、沙丁魚、鷹嘴豆、穀物和綠葉蔬菜等。綠色和黃色蔬菜的攝取量與兒童時期骨礦物質化的增加和年輕人骨質量的維持有著密切的關聯。菠菜則是一種較特別的蔬菜,它雖然營養豐富,但因為草酸含量很高,會阻礙身體吸收鈣質的有效率。

留意身體的維生素D狀況。身體需要維生素D才能適當地吸收鈣質,而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骨骼畸形,例如佝僂病或骨軟化病。國家指南建議考慮每人每日補充10微克的維生素D,同時增加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雞蛋或脂肪量較高的魚類。

運動。負重運動對於維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此外,跑步、快走,重量訓練和瑜伽等都是對加強骨骼極有幫助的運動。只要主治醫生允許,即使是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也可以並且應該定期鍛煉。可以參考國家骨質疏鬆症協會所提供的相關資訊。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雖然現代人很少發生缺乏蛋白質的情形,但有些證據已說明蛋白質不足會降低鈣的吸收。蛋白質對於老年人更是重要,在一項針對超過144,000名停經後婦女的研究發現,較高的蛋白質攝取量與較低的骨折風險和較高的骨密度有關。

保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輕或卡路里攝取量過低是導致骨質流失的重要危險因素。有一項針對每日僅攝取925卡路里熱量的女性所做的研究指出,即使她們接受了阻力肌力訓練,仍會出現明顯的骨質流失現象。

ReferenceSeven ways to maintain strong bones

 

相關推薦

相信你一定聽過「家庭醫師」,但你知道什麼是「家庭藥師」嗎?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藥師表示,家庭藥師的概念其實與家庭醫師相仿,擁有固定的家庭藥師,讓藥師能清楚掌握個人的疾病史、用藥史,甚至可以針對個人生活習慣給予客製化的保健建議,不僅可以減少重複用藥的可能性,更能在食藥品交互作用的可能性上...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兩年來,無論報章雜誌、媒體,許多人都將生病的原因歸咎於「缺乏維生素D」,攝取不足,即會百病纏身。這樣的說法讓人半信半疑,其中的論點與原理為何,就請專業藥師來替我們解答。   調整鈣磷平衡,預防骨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師黎嘉欣說明,維生素屬...

閱讀詳情 »

胎動是媽媽真切感受到寶寶生命力的時刻,尤其第一次出現胎動時,更是令人感動!可是,胎動並不是只有情感作用而已,尤其到了第三孕期,觀察胎動可能可以及早發現胎兒異狀,避免憾事發生!長榮宥宥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每個媽媽與寶寶的狀況不同,因此無法訂出一個標準的胎動次數,但重要的是跟平常相比,寶寶的活動力是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