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護心血管經常吃四類食物

核心提示:防止心血管疾病,除了藥物之外,也可以在餐桌上。心內科專家為大家介紹4種食物,可以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除此之外,每年的健康體檢不能省喔,尤其是4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

飲食不當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保護心血管最重要的場所就在餐桌上。合理的飲食結構對心血管患者控制病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和藥物治療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心內科專家介紹,常吃四類食物有助心血管治療。
保護心血管經常吃四類食物  

1、深海魚類
長期吃富含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對於心血管病人所產生的保護效果。特別是吃那些生活在寒帶水域的深海魚類,如鮭魚、鮪魚等,不僅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膽固醇,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達52%以上。常吃魚的心髒病人,兩年內的死亡率比起不吃魚的人要減少30%。
 保護心血管經常吃四類食物 

2、蘋果
每天吃兩個蘋果能夠減少人體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還會增加血中維生素C的含量,平均可提升34%。同時,吃蘋果也能減少腸內的不良細菌數量而幫助有益菌繁殖,從而改善人體的消化吸收機能,也同樣可以起到預防高血脂和血管硬化等與生活習慣有關的病症的作用。
保護心血管經常吃四類食物  

3、含鉀食物
香蕉和酸奶中鉀的含量較高,有助於控制血壓。一周6天每天吃含1克鉀的食物,如一個土豆、一隻大香蕉和225克牛奶,5星期後血壓可下降4毫米汞柱。橙汁既富含鉀,又提供豐富的豐富的維生素C。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血壓越低,有助於血管擴張。
保護心血管經常吃四類食物  

4、堅果
多數堅果,如大杏仁、核桃、開心果等,作為不飽和脂肪酸和低膽固醇飲食的一部分,每天進食約42克可以降低患心髒病的風險,是最佳的護心小零食。需要注意的是,堅果最好選擇原味或低鹽的,過多鹽分的攝入反而會帶來高血壓的風險。

最後,除了堅持用藥、合理飲食之外,定期的檢查很有必要。尤其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冷,胃食道逆流人數大增!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國內每年10、11月是胃食道逆流發生人數最多的時期。中醫師推測,秋冬季節感冒人數增加,亂吃感冒藥容易傷胃,加上天氣冷胃口大開,大量食用油膩、辛辣的食物,更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開業中醫師廖婉絨表示,胃食道逆流是指胃酸上逆食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戒菸又失敗了嗎?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僅有8.6%戒菸民眾能撐過6個月。醫師指出,尼古丁的成癮性高,戒菸過程常會伴隨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焦慮等副作用,嚴重影響戒菸成效,而國外研究顯示,併用尼古丁貼片及咀嚼錠,可有效減緩身體不適的情形,提升戒菸成功率。據統計,全台約有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令人聞之色變,連續32年蟬聯台灣死因之首。為了預防罹患癌症,許多人會大量食用抗氧化食物,如番茄、葡萄。不過,營養師提醒,食用多種抗氧化食物,比單一食用某種食物的效果佳,建議均衡飲食,才能有效預防疾病發生。台大醫院營養部組長陳珮蓉表示,細胞老化、心血管疾病、三高等慢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冠狀動脈疾病在台灣十大死因佔第二位,平均每30分鐘就有人因心血管問題死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為冠狀動脈疾病而導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廷遠表示,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抽菸,以及肥胖的人,其冠狀動脈再發性心血管栓塞,將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而導致死亡。冠狀動脈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