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養、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因為昨天晚上睡不好、辦公室冷氣太強,甚至是許多不知名原因,一早就腰痠背痛、頭痛得不得了!新生中醫診所院長賴清旭表示,依據他在門診觀察的經驗,許多患者深受疼痛之苦,甚至會跟醫師說:「醫生,我覺得自己痛到快要爆炸了,恨不得把正在痛的地方切掉!」可見,嚴重的疼痛的確會對生活帶來莫大困擾。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慢性疼痛與急性疼痛

中醫認為,疼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慢性疼痛;一種是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的原因大都是氣血不通、氣滯血瘀造成,然而,這樣的疼痛跟體質是否有關?賴清旭指出:「疼痛通常是舊傷、生活習慣及姿勢不良等原因造成,而氣血虛弱和氣滯血瘀等循環不良的體質,常會加重疼痛的程度及發生機率。」因此,若要讓氣血通暢,刺激穴道、按摩、推拿和熱敷是很好的治療方式。

「氣」與「血」之間關係密切,「氣」可以幫助推動血液,讓血行更加順暢;而當「血」充足能滋養身體時,氣也才能好好發揮功能,因此「氣血」是相輔相成、並存共生的。

中醫有句名言:「氣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絡」就是氣血在全身走透透的道路,當慢性疼痛和痠痛發生時,中醫師會看疼痛的部位上有什麼經絡走過,再依此經絡來選擇適當的穴位治療,通常按摩疼痛部位的穴道會有止痛效果,但在同一條經絡裡,距離患部較遠的穴道也會有「遠距治療」的作用,例如:腰痛時,除了按壓痛點附近的穴道以外,按壓同屬於膀胱經,卻位在膝蓋後側的委中穴,對於腰痛也很有療效。

    在急性疼痛的處理上,例如:運動或碰撞受傷、發炎時,因為患部很痛,通常有「懼按、拒按」的傾向,因此不適合直接按摩患處穴道,這時醫師就會選擇遠距但同樣有療效的穴道來治療,患部可同時配合冰敷,盡量多休息,並避免一直過度按壓或按摩患部,以免加重病情。

 

穴道治療的功效

穴道就像經絡上面的開關,按壓和刺激穴道能達到刺激氣血、讓經絡通暢的效果,當然,針灸會比按壓的效果來得快而有效。賴清旭補充:「中醫治療,其實是一針、二灸、三用藥;而用針的好處就是簡、效、廉。」

事實上,針和灸是兩種不同的療法,用針就是一般捻針進入皮膚來刺激穴道,而「灸」則是用艾葉灼燒或燻烤穴位,有溫通經絡的效果。針刺只需要幾根針,簡單、方便,材料費非常便宜,最重要的是如果施針得宜,刺激到正確的穴道,「馬上可以改善疼痛,止痛的速度很快。」

除了請醫師幫忙針灸之外,在家也可以DIY按摩穴道,來預防和改善疼痛。「雖然按壓穴道的效果不像針灸那樣快速,某些特殊的穴道位於骨縫或是較深層處,按壓較難企及,但大部分的穴道只要持續按壓,都仍然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賴清旭說明。

穴道位於皮膚表層下,因此按壓時需要施一點力氣,如果按對了,則穴點會有「痠、麻、脹」的感覺,這就是所謂「得氣」的反應,表示氣血得到暢通。按壓時可用手指的指腹直接按壓,或利用刮痧棒、牛角板等工具來輔助,重點是輔助工具的表面要很光滑,不要刺傷皮膚。至於按壓的時間,在疼痛發作時,或者季節變化疼痛好發的高峰期,頻率可以高一些,依早、中、晚和睡前,每次按壓5至10分鐘,平時想到也可以按一按,晚上可以再搭配熱敷。至於平常保養,大約一天按壓1到2次即可,賴清旭提醒:「重點是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改善慢性疼痛。」

止痛6大穴道

.風池穴

位置:屬於膽經的穴道,位於頭後方枕骨下側和耳垂平行交界處的凹窩,也就是後髮際凹陷部位的中央。

功效:可舒緩肩膀、頸部疼痛、感冒頭痛,以及發燒感冒造成的身體痠痛。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曲池穴

位置:為大腸經穴道,位於手肘外側肘橫紋終點,屈肘時,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

功效:可緩解手肘痛、下臂痠痛和肩關節的疼痛。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合谷穴

位置:屬於大腸經的穴道,將拇指和食指張開,虎口皮膚中央,往內約一個拇指寬度。

功效:主要治療手腕、手指痛,舉凡媽媽手、滑鼠手、鍵盤手和腕隧道症候群,對付手部的痠、麻、痛都有療效,遠距治療可配合風池、曲池,此三穴對感冒產生的頭痛很有舒緩效果。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承山穴

位置:為膀胱經穴道,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央,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小腿肚肌肉出現小小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功效:對於緩解小腿、腰部和下肢疼痛十分有效,小腿抽筋的疼痛,也可按承山穴舒緩。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委中穴

位置:屬膀胱經的穴道,膝蓋的後面,膝窩處有兩條肌肉,委中穴位於兩條肌肉的中央。

功效:除了緩解膝蓋疼痛以外,中醫的針灸古籍說:「腰背委中求」,凡是腰背的疼痛都可以按壓委中穴來改善,對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也有效。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陽陵泉穴

位置:位於膽經上,在小腿外側膝蓋頭下方,腓骨小頭的下方凹陷處。

功效:主要可舒緩膝蓋、小腿和足踝的疼痛,中醫說:「筋會陽陵泉」,是指全身筋骨的氣匯聚在陽陵泉這個穴道上,因此外傷方面的疼痛,例如:運動傷害、落枕或全身痠痛等,按摩陽陵泉可解痛。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本文摘自《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本文出處

保養 救急都好用!你一定要學會止痛的6大穴道.....跟疼痛說掰掰~│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甜美的笑容中帶點靦腆,她是黃靜渝,看起來和一般年輕女孩沒有兩樣,但其實從出生一個月起,先天性的複雜心臟病就為她的人生埋下不定時炸彈。黃小姐從小就罹患矯正型大動脈轉位,長期下來血液逆流造成心室持續擴大,若未及時處理會心臟衰竭而亡,但歷經2次重大手術的她,再動刀風險很高。台...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文丨鴿子醫生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朋友婚後去海南度蜜月,通電話的時候一直說那邊空氣多好,不願意回來,讓我羨慕的不得了。可沒想到,蜜月回來以後朋友例假就不來了,可沒過10多天又見紅了,就去醫院檢查了,原來是朋友懷孕了,見紅是流產了。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蜜月寶寶,有的蜜月寶寶給...

閱讀詳情 »

「產後抑鬱」是眾所周知的產後症狀,如果孕婦產後情緒反覆低落,心情抑鬱,家人們一般會認為是產後抑鬱,然而產後出現莫名煩惱、愛發脾氣。情緒反覆,不一定是產後抑鬱引起的,也要可能是「它」在作怪。 方女士生了寶寶5個月,總感覺自己經常會莫名的心煩、心慌,還老是愛發脾氣。有時候遇到有點不順心的事就沖家人發火...

閱讀詳情 »

讓正在懷孕,生產,生子的媽媽們煩惱的應該就是身材的曲線吧!因為懷孕而增加的體重無法復原,或是因為產後尚未習慣照顧小孩的壓力,也會使體重跟著增加喲!在有小孩的情況下,要去健身房運動是蠻困難的事,即使在家裡也會以小孩為中心在過日子,專屬自己的時間就被限制住了。想要向這些媽媽推薦的是,將6cm白蘿蔔加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