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借卵人工生殖 卵巢老化也能成功懷孕

借卵人工生殖 卵巢老化也能成功懷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現代人晚婚晚生育的趨勢,使得深受不孕症困擾的夫妻越來越多,許多婦女在心急之下,難免病急亂投醫,結果不僅無法順利受孕,更拖延了求孕的黃金時期。醫師表示,目前不孕症治療有人工生殖以及精卵捐贈的選擇,提供想要生子的人第二次機會。

高齡不孕症患者 受孕機會低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從87到104年之間,求助人工生殖的不孕症患者,有逐漸老化的趨勢,而且不孕症的人數年年增加。健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院長林政君指出,一般來說,女性出生時有200萬顆卵母細胞,隨著年齡增加,卵母細胞急遽減少,20歲還有20萬顆,30歲剩下10萬顆,40歲不到數千顆,受孕機會也越來越低,而流產機會卻越來越高。

台灣冷凍胚胎技術先進 受孕成功率高

目前國內生殖醫學中心,多是採用玻璃化冷凍技術保存卵子或胚胎,此先進技術發展相當成熟且普及。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冷凍胚胎的懷孕率高達47.1%,而健新醫院的不孕症女性懷孕成功率,更優於全國平均數據。

國人做5次試管嬰兒 才生下健康寶寶

高齡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關鍵因素,到了35歲以後才懷孕,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台灣人工生殖年齡在38到40歲的女性,活產率僅13.2%,超過40歲更降到4.1%;換句話說,平均做5次試管嬰兒,才能成功生下健康寶寶。林政君院長表示,女性接受人工生殖可選擇預存卵子或借卵,使用自己年輕時預存的卵子,懷孕機率相當高,若是借卵可能需要心理調適。

精卵捐贈受孕 卵巢老化婦人成功懷孕

一名53歲的鄭女士,選擇走入二度婚姻,但男方要求一定要擁有自己的孩子,經過數次人工生殖都失敗。林政君院長說明,檢查發現該患者的子宮內膜極度萎縮,經過接受半年的治療,等到子宮內膜恢復正常,進行植入捐贈卵子人工生殖,終於順利成功懷孕,目前胎兒已經20周,開心等待健康寶寶的報到。

女性想要生子 35歲前應凍卵

很多不孕症患者嘗試多次試管嬰兒,最後常被迫走上借卵生子一途。林政君院長建議,未來想要生小孩的女性,35歲前就要凍卵,而未婚女性卵子低於庫存量指標,或是需要接受卵巢切除治療、化放療的患者,更要提早考慮凍卵。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8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據媒體報導指出,立委高嘉瑜27日在臉書針對國內快篩試劑短缺問題PO文提到,希望食藥署放寬快篩試劑的認證,讓國外常用的「唾液快篩」試劑能夠椎准進口。對此,食藥署今(28)日傍晚提出以下說明: 1.經查報導中所提MicroGEM產品(唾液檢體),美國FDA於4月14日核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蘇淳閔/整理報導】新冠肺炎持續延燒,近日更傳出兒童死亡個案、嘉義市幼兒園確診等疫情,不少學生因密切接觸確診者而被匡列需居家隔離,考慮到12歲以下學生在居家隔離期間無法生活自理,需要家長陪同,台北市就提出家長照顧方案應對,並呼籲家長協助提供疫調相關資訊以利控制疫情。 ▲受照顧者及照顧者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本土確診人數直線上升,各家醫院的急診量能也隨之爆炸,流行病疫情指揮中心以及急診醫學會、各急診醫師也緊急出來呼籲民眾不要一有症狀就衝急診,請保留急診量能給重症及有生命威脅的人。然而遇到家中幼兒發燒,難免會無法冷靜思考,加上資訊爆量,基層單位也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最正確的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1,51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1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以及中症新增23例、重症新增5例。 不用天天快篩 有症狀或接觸史再篩 快篩實名制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