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八大妙招 趕走更年期症狀

八大妙招 趕走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是困擾很多女性的難題,由於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部份女性在更年期會出現一系列症狀,例如潮熱、頭痛、腰酸背痛等。

更年期是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要想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就必須做好更年期保健養生。多數女性都能順利度過,但也有少數人症狀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女性更年期保健養生非常重要。

如何幫助女性減輕這些症狀,使她們平穩度過更年期?美國健康服務網站網絡醫生(WebMD)總結了以下8種針對治療的方法。

1. 冷卻潮熱:潮 熱出汗是更年期典型的症狀,表現為胸前突然有一股熱氣湧向面部,面色發紅,進而大汗淋漓,每天可發作數次或數十次,是由於神經、內分泌失調所致。平時可通 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導致潮熱的原因,咖啡因、酒精、房間過熱和壓力都是常見原因。當潮熱發生時,可採取緩慢的深呼吸,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如果潮熱現象 嚴重,應諮詢醫生建議。

2. 趕走夜間盜汗:晚間的潮熱可持續3分鐘以上,使人全身是汗,無法入睡。這時建議穿輕便透氣的睡衣﹔將一袋冰豌豆放在枕頭下,晚上睡覺時把枕頭翻過來,將臉枕在涼爽的一面﹔在一層厚被子加幾層薄毯子,以便在盜汗時根據需要掀開﹔在床邊放一個風扇,保持周圍空氣流通。

3. 改善睡眠質量:經 常失眠易醒是更年期的常見症狀之一。瑜伽、太極、打坐均能有助於改善睡眠﹔運動也有所幫助,但在睡前3小時要避免任何運動﹔睡前不要飲酒,這會使你興奮﹔ 多喝熱牛奶,因為牛奶中含有一種能使人放鬆的物質。如果仍然無法入睡,可起床看一會兒書,直到出現睡意。 如失眠現象嚴重,可以讓醫生開一些安眠藥。但藥物有副作用,只能短期服用。

4. 對抗情緒波動:更年期女性出現情緒起伏是正 常現象,她們會無緣無故地發火、哭泣、煩躁。患有嚴重經前綜合症的女性在更年期時隨荷爾蒙的變化,可能會出現更大的情緒起伏。練瑜伽和太極能能幫助緩和情 緒。與喜歡的人一起做事,這會令人放鬆。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低劑量的避孕藥和抗抑鬱藥,甚至用替代療法幫助緩和情緒。

5. 緩解偏頭痛:更年期前後偏頭痛會出現或加劇。用日記寫下偏頭痛的原因並採取措施減輕症狀。如果飢餓是導致頭痛的原因,可在正餐之間加一餐﹔失眠是另一個原因,可在午間補一覺。治療偏頭痛的方法各不相同,均可減輕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應先諮詢醫生。

6. 防止脫髮: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後近半數女性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脫髮,頭髮會變得稀疏,或脫落得更快,臉頰和下巴卻會長出新的毛髮來。這時要改用不含化學物質的染髮品,避免太陽暴曬頭髮。為除去臉上的多餘毛髮,可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臘、漂白劑、拔毛等方法。

7. 消除「青春痘」:青 春痘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出現的,但不少四五十歲的更年期女性臉上也莫名其妙地長出紅色丘疹,這也和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建議使用溫和的保濕面霜、防曬油、 洗面奶和其它護膚品,購買標注「不含油脂」、「不會堵塞毛孔」、「不會導致粉刺」、「不會導致痤瘡」的產品。更年期青春痘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通過一般治療即 可治癒。

8.預防記憶力衰退:更年期女性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常常丟三落四,注意力難以集中。研究發現,有更多潮熱症狀的女性記憶力減退得更嚴重。解決辦法是多動動腦筋,挑戰大腦。可以學一些新的東西,例如發展一項興趣或學一門新的語言﹔減輕壓力也會有幫助。

女性更年期的保健需要用心經營,必須學會善待自己,更重要的是瞭解身體狀況,如有需要,應及時尋求醫師的幫助。另外,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許多疾病的發生率均會增加,應保持定期健康檢查的好習慣,可以及早發現、治療。

更多嗎啡羊的精選好文都在轉圈灑花跳舞

有沒有腎虛1分鐘就知道

超神奇!治咳化痰一次見效!

幫我按一下分享,求求你惹~~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隨著年初新冠肺炎爆發,許多人在家防疫,不敢隨意出門的情況下,意外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舉凡網路購物、美食外送、線上學習紛紛崛起,而網路交友軟體的使用人數,也有爆炸性成長。交友軟體的盛行,除了能排解現代人的寂寞,也暗藏了因約炮(與非交往對象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性病的危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中報導】1名從事餐飲業的57歲婦人,長期深受腰痛毛病所困擾,礙於工作忙碌一直隱忍疼痛遲遲未就醫,只靠痠痛貼布及消炎止痛藥緩解症狀。某日症狀加劇嚴重到連50公尺的距離都無法行走,站立5至10分鐘就得坐下,求診神經外科診斷婦人是脊椎滑脫、脊椎狹窄,經微創腹側腰椎融合手術後,已可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早上起床關節僵硬,無法握拳,腫脹疼痛,別以為只是身體老化出問題,很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63歲的吳女士全身多處關節疼痛腫脹,日常活動舉步艱難,期間曾到骨科、復健科、家醫科及內科求診,都未能得到改善,一度病情惡化得倚賴輪椅行動,讓她身心俱疲。經友人介紹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臟疾病雖然可怕,但只要定期檢查,屏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就能夠將風險降至最低。據衛福部108年度的統計,心臟疾病共奪走了19,859名台灣人的性命,占台灣108年死亡人數的11.3%,在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二名,但比起107年心臟疾病的死亡人數已有明顯下降。這除了可以歸功於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