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偏頭痛慢性化? 小心恐失能影響生活品質

偏頭痛慢性化? 小心恐失能影響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頭痛主要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前者源自頭部組織本身的頭痛,主要以症狀描述為依據分類,偏頭痛就屬此列,一般以體質問題加上遺傳、飲食、環境等因素引起,大多數病人只痛一側;後者則像是腦瘤、腦中風等,由其他疾病連鎖引發的頭痛,在臨床統計上僅千分之四的機率。醫師表示,大多數的頭痛沒有明顯病因,卻大大影響到日常生活品質,若沒有得到妥善的控制,邁入「慢性化偏頭痛」,可能造成生活失能,影響不容小覷。

誤診為暈眩症? 醫師分享自身偏頭痛經驗痛起來要命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劉瑞貞醫師大方以自身例子說明慢性偏頭痛患者的處境與困擾。「我就是一名慢性偏頭疼患者,還沒當上醫師時不瞭解什麼是偏頭痛,只知道常會突發性頭痛,待頭痛緩解後又像平常人一樣,身邊的人常以為我在開玩笑,甚至患者自訴症狀太誇張而斷診為自律神經失調。偏頭痛發作時,腦袋好像在玩雲霄飛車,真的非常痛苦,現在我決定要幫助偏頭痛患者,讓他們在面對頭痛症狀時可以提供正確的治療與衛教資源。」

偏頭痛會遺傳 多關心子女提早治療預防惡化

偏頭痛主要是多重基因影響的一種特殊疾病,若父母親一方有偏頭痛,則子女有50%的機率;若父母雙方都有偏頭痛,則子女則高達67%機率。劉瑞貞醫師進一步表示,偏頭痛好發年齡在10到14歲的年輕人,但因為她是偏頭痛的患者,因此小孩在4~5歲時就開始有頭痛症狀,安排減少誘發頭痛的環境及食物,幫助孩童瞭解自身的狀況,預防慢性偏頭痛症狀惡化;但多數孩子不擅表達,使得家長忽略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直到青春期開始反覆性發作,影響孩子學習。因此,父母若有偏頭痛問題,可適時與子女溝通,預防勝於治療。

頭痛症狀勿輕忽 肉毒桿菌素助提升生活品質

劉瑞貞醫師接著提到,若發現有頭部單側或雙侧顳葉或後枕葉出現疼痛、搏動式跳動,甚至是噁心想吐、畏光怕吵等,建議到神經內科就診。現在透過口服預防用藥可有效降低偏頭痛發作頻率,若希望積極治療則可選擇「肉毒桿菌素」治療,注射在頭部31處治療點,每月偏頭痛次數能降低至3至4天,效果能達到3至4個月,施打3次以後超過7成病人有效下降偏頭痛頻率發生。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偏頭痛應從日常生活做起,良好睡眠習慣、適當的運動、多喝水,維持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小筠(化名)是1位剛懷孕的女性職員,在某公司的實驗室上班,工作中經常使用化學品,其中包含甲醛與二甲苯。因為是第1胎,小筠很擔心這些化學品會不會對腹中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懷孕還未滿3個月,礙於傳統又不好意思在職場上開口,因此到台大醫院環境暨職業醫學部門診諮詢。 甲醛為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目前海關查扣83萬片打上MIT相關字樣輸入口罩,今(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然不願說出申請通關業者。是否有口罩國家隊成員?指揮中心仍持續三緘其口,不斷說調查中,預計9月18日會將調查結果對外說明,希望大家給予時間好好調查。同時指揮中心強調,查獲扣押的非法口罩,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掉髮、嘔吐與腹瀉等副作用,讓許多癌友畏懼化療,甚至中斷治療,日前三軍總醫院公布「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初步成果,晚期淋巴癌及血癌患者,只需治療1次,治療副作用低。 三總前院長暨軍醫局副局長蔡建松表示,2017年美國FDA批准CAR-T細胞用於治療B細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曾被喻為B肝王國,平均每小時1人死於肝癌。晚期肝癌可用抗癌武器不多,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可以提升腫瘤反應率達近3成,是一線傳統標靶治療的2至3倍,且近9成病友保持6個月疾病不惡化,近1年生活品質不惡化。 66歲洪先生為B肝帶原者,年輕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