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做好腎臟保健 遠離腎臟病找上門

做好腎臟保健 遠離腎臟病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1名29歲男性,曾有痛風史,因下肢水腫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性已達到第三期腎臟病的程度,且尿液檢查也發現有輕微蛋白尿,甚至門診追蹤也有高血脂現象;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江銘彥指出,給予藥物控制血壓及血脂肪後,且配合控制飲食,患者已逐漸改善,僅需接受規則服藥及追蹤。

在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位居全世界排名的前三位,包括人口老化、慢性病以及不當用藥習慣等都是造成洗腎的原因之一;江銘彥說,腎臟是沉默器官,尤其慢性腎臟病初期多無任何徵兆,等到病情較為嚴重時,就得透過洗腎治療,不得輕忽嚴重性。

主治醫師江銘彥進一步說明,其實做好腎臟保健,可把握幾個防治口訣,包括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就是代表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和少鹽、少油以及少糖,至於四不一沒有,就是指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藥以及沒有鮪魚肚。

目前國民健康署也提出八招數,包括持續門診治療與追蹤、控制血糖、控制血壓、控制血脂肪等觀念,幫助民眾遠離腎臟病纏身;江銘彥提醒,如果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等症狀時,就有可能是慢性腎臟病徵兆,建議應盡快就醫治療,以免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腸道有「第二個大腦」之稱,如果腸道壞菌多,就會影響健康;腸胃科醫師指出,腸道壞菌多,和葷食太多有關,飲食上應儘量多吃青菜水果,可以增加腸道好菌,或是補充益生菌也是好方法。 研究:失智症吃乳酸菌可改善病況 身體不健康,和飲食有很大關係,甚至有研究發現,失智症也和腸道壞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致壞膽固醇狂飆到500  家豪(化名)是廚師,算不上胖,自從30歲出頭第一次急性心肌梗塞被救回一命,他才知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400到500(mg/dL),居然是正常人的4到5倍,這數值意謂著血太油會堵住血管造成硬化狹窄。然而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女性,尤其是冬天,病況會更加嚴重,在做完家事後,手指就會特別僵硬和疼痛;醫師提醒,寒冷的冬天,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熱敷雙手,可以改善手部的僵硬與疼痛等不適,而且用暖暖包會較方便。 好發於40-60歲中年女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喝母乳最好!台灣最近幾年都有在推廣baby喝母乳,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不過,小兒科醫師提醒,寶寶喝母乳之外,還應該要補充維他命D以及鐵劑,可增加鈣質吸收使骨骼發育正常,而且應補充鐵劑以免出現缺鐵性貧血。 哺餵母乳可提升新生兒免疫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