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停經卻異常出血? 當心是罹上這病

停經卻異常出血? 當心是罹上這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七旬的黃女士停經多年,突然下體出血,起初以為是泌尿道感染導致血尿,至婦產科就醫檢查診斷為子宮頸癌第3期。腫瘤已侵犯到輸尿管,導致腎水腫。評估不適合手術治療,討論後採取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目前可維持生活品質。

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癌症之一 年奪800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醫師王晨宇(現支援衛福部南投醫院)說明,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癌症之一,台灣每年約2000人發生子宮頸侵襲癌、約800人死於子宮頸癌,長年名列女性十大癌症。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因感染高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後,子宮頸細胞長期受到刺激,使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因此異常增生,時間一久就有可能轉變為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30歲以上婦女 每3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關心之下,發現上述婦人從來沒有做過抹片檢查。王晨宇醫師呼籲,只要有過性行為的女性,都應定期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許多婦女可能因為不好意思、怕麻煩或是以為停經、無性生活,便抗拒抹片檢查。

但其實HPV感染後,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若定期檢查可及早發現儘早治療。目前國民健康署建議30歲以上的婦女,至少每3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未滿30歲但已有性行為3年以上的年輕女性,可考慮自費檢查。

疫苗尚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 仍需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除了定期抹片檢查,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及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都是預防子宮頸癌的保護措施。疫苗可預防60至70%HPV感染,進一步杜絕子宮頸癌的發生。無性行為或未受感染者接種疫苗最有效,但有性經驗者仍可接種。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9至14歲女性接種HPV疫苗較具效益。但王晨宇醫師提醒,由於疫苗尚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所以仍需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2021.08.03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3日為止,已經有791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民眾的身體活動量逐漸降低。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許多人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而居家運動,然而,這些居家運動,對於喜歡戶外的民眾常會覺得意猶未盡。適當防護可戶外運動 戴口罩防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

閱讀詳情 »

腎結石會使患者出現腰痠、絞痛及血尿等症狀外,甚至會因尿路阻塞,影響到腎臟功能,若不及時治療,恐進而導致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泌尿外科主任江冠忠指出,雖然疫情當頭,但腎結石病人若有相關症狀時可別強忍,應把握治療期盡快就醫治療,避免造成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2公分大結石堵住腎臟出口 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衛福部食藥署2日宣布,四批高端疫苗已完成檢驗封緘作業,對於外傳高端疫苗率先於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就已進行量產,並送審檢驗有所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等到通過EUA才進行量產,恐怕國產疫苗要等很久才能量產,且先量產也不一定會通過EUA,若未通過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