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保上限嚇跑好醫材? 事實是劉真想動的手術也來申請「沒人少收錢」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要對民眾自付差額醫材訂定上限的「天花板價」,意外引爆醫界反彈,疑慮之一,即是擔心最終恐劣幣驅良幣,導致好醫材不願進入台灣市場,但健保會委員、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今(12)日舉國標舞女王劉真今年3月病逝前想做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為例,今年也來申請差額醫材,健保預計給付3成,差額上限為76萬,加起來仍是現行市場賣的109萬,從廠商到醫院,根本沒有人少收到錢。

上限的價格不是亂喊的!滕西華說,而是健保署依據現實市場的「全自費」價格算出來的,用各大醫療院所的中位數再回乘健保點值,一一計算出來的,有其根據,若醫界不要這個公式也可以,大家來討論,但還是要有個上限,如果沒有上限,就是讓民眾只需要自付差額的醫材,也淪為變相的全自費在賣。

消弭外界「天花板價」將趕跑原廠醫材的疑慮,滕西華舉健保署正在審核中的TAVI術式為例,目前民眾全自費得花1百多萬,而廠商已來申請健保差額給付,依國內5年來共進行509例的中位價格為109萬元,最後算出來,健保預計要付3成,剩下的76萬就是民眾自付差額的上限,加起來,沒有人少收到錢啊。

滕西華說,訂定上限這是政府的責任,有穩定醫、藥品價格的責任,畢竟連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就曾針對過度昂貴的醫藥品已讓人民無法負擔的議題,發聲要求國際重視,因為醫藥品沒有最貴、只有更貴。如果一個完全執政的政府連好的政策都挺不住,就是沒有能力。

滕西華指出,從陳時中擔任衛生署副署長時的首度開放心臟塗藥支架成為自付差額醫材,到現在要針對自付差額醫材訂定上限,「從陳副署長到陳部長都想要補上這一塊」,現在自付差額醫材的問題,不只不同品牌有不同售價,是連同一家品牌,也出現高雄一個價格、台北一個價格的亂象。

滕西華說,新產品一開始時最貴,但隨著用的人越來越多,所有費用以及末端價格應該會越來越便宜,如果不管上限價,只是讓醫院跟藥廠賺更多,新制保護的是二種人,第一種就是病人,至少有個國家機制,透過醫療科技評估,認定產品療效就是這麼多,管理了上限,病人才不會像待宰的羔羊。

第二種人就是醫師本身,滕西華強調,新制對醫院體系的醫師也好,能讓醫師在面對病人說明價格、推薦產品時,可以少了很多的為難跟道德的焦慮感,因為政府的資訊就公開在那裡,包括適用對象以及價格。

滕西華強調,很多人以為管了上限就不會有好產品進入台灣了,但事實上,現行自付差額醫材實施這麼多年下來,也有產品因為療效好,被納入健保給付,也有產品因為療效不如預期,而被剔除,甚至有價格較低者也沒退出市場。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開砲!指醫材爭議「有黑手操弄」 明會反對醫喊全程開放媒體

醫材「天花板價」燒到總統都開口了! 健保署最快明找反對醫溝通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人生活忙碌,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容易造成肥胖問題,體重控制成為國人不可忽視的議題。台中晨悅診所開設胃鏡減重門診,利用無痛胃鏡檢查進行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方式,透過降低食慾、減少食量、搭配適量運動以及專業營養師飲食建議,以利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整體療程時間短、免開刀、無需住院、安全性高,成為近年來各...

閱讀詳情 »

生薑泡腳護關節 陰雨綿綿的日子,會不會感覺到起床的時候,發現自己關節出現僵硬、疼痛的現象?這是因為當天氣濕度提高,就會影響到血液的黏稠度,因此就會引起炎症的發作。 當發生關節炎的症狀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飲食習慣的調整,像是必須禁碰酒、海鮮、辛辣等食物,否則都會加速病期的復發。 再則,為了保持體內的血...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工智慧(AI)正在改變全球醫療!台北醫學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項跨國合作研究就發現,隨著預測科技發展日新月異,AI在診斷、處方自動化,到運用高成本效益的病人數據篩選工具來偵測早期疾病,全都展現出無窮的爆發潛力,可節省醫療費用並挽救...

閱讀詳情 »

哺乳媽生病了怎麼辦?不吃藥好難受,但吃藥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其實臨床上的用藥選擇眾多,若擔心哺乳期間的用藥安全,最重要就是要主動告知醫師、藥師自己的哺乳狀況,以利醫師開立合宜的治療藥物,若有任何疑慮也建議直接向醫師詢問,就能確保自己與寶寶的用藥安全。  哺乳期間生病了,媽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