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肝癌名列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的第4名,在男性10大癌症中,更是位居第2。醫師指出,近幾年來,治療B肝、C肝上,均有不錯進展,預估未來脂肪肝可能改寫原本肝病3部曲,變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舒淳說,脂肪肝為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國泰健檢2019年客戶健檢數值統計,近5成受檢者出現脂肪肝警訊,40至69歲中每2人就有1人脂肪肝。


醫師指出,脂肪肝看似溫和,但若肝臟處於長期發炎情況下,約有1至2成機率將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絕對不能輕忽,應避免攝取高油脂、高糖份等食物,並養成運動習慣。


預防脂肪肝,須從「飲食」和「運動」等2方面著手,在飲食上,少油、少糖、少喝酒、少吃宵夜,避免在睡前進食,如果體重過胖,應該尋求專家協助,控制體重,調整飲食,改善血脂肪、高血糖。


許舒淳說,運動可以消除脂肪肝,因為身體消耗熱量會先從血糖開始,等糖分消耗差不多後,才會燃燒脂肪,而如果開始運動,就能很快消耗血糖,並快速分解蛋白質和脂肪


建議請專業體適能教練規劃運動菜單,在身體可負荷的前提下,心跳每分鐘達到130下,並且頻率持續10到30分鐘,且1個禮拜至少要3天,就能達到運動效果,平常則可慢跑、爬山、游泳、騎腳踏車,來消耗熱量。許舒淳強調,只要能持之以恆,養成運動習慣,就有辦法改善脂肪肝,也能代謝掉身體的膽固醇。


由於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症狀,許舒淳提醒,民眾應該定期接受超音波等健康檢查,檢測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數值,1年1次,若已有嚴重脂肪肝,以致肝臟發炎,建議每半年就要去追蹤1次。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狂犬病疫情未趨緩!中央指揮中心9月18日至22日,共檢測36例動物樣材,其中12例鼬獾確診為狂犬病,包括台中市2例、南投縣2例、雲林縣1例、台南市2例、高雄市3例及台東縣2例。發生地點新增高雄市茂林區及杉林區,案例發生地區共9縣市51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圖片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失智關懷專線全天候服務!國內約有19萬名失智患者,其中台北市失智人口約2萬1000人。為此,台北市衛生局宣布將於今年9月25日開始,成立全國首創24小時失智症關懷專線「1999轉5880」,提供專業諮詢及轉介服務,大大減輕家屬負擔。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台北市65歲以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自兒童局熄燈後,兒少業務裁併至衛生福利部,兒少主責機構從中央三級機關合併至三級機關以下,不再獨立運作。家扶基金會、勵馨基金會、靖娟文教基金會、基督教芥菜總會、兒童權益促進協會、展翅協會等12個團體發起萬人連署活動,迄今高達36萬人,要求行政院成立「兒童暨少年福利與權益促進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預防中風可以用聽的?台灣每年約有3-5萬人發生嚴重程度不等的腦中風,尤其好發於老年人的「頸動脈狹窄」,更是導致腦中風的主要原因。台中榮總神經外科崔源生醫師指出,血流通過頸動脈狹窄處,可能會因壓力差而暴衝產生雜音,提醒高危險族群在體檢時,不只要聽心、聽肺,還要記得聽頸!中風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