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健檢防病?重點在正確判讀紅字,代表哪些潛在危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健檢防病?重點在正確判讀紅字,代表哪些潛在危險...

每逢健康檢查時,總是對令人眼花撩亂的健康檢查項目感到困惑。受檢者最在意的是,檢查結果是否反應真實的身體狀況、對於健康的保證又提供了多少?想藉由健康檢查避免風險,理性選擇健康檢查可參用2大重點:(1)是否達到最佳性價比(C/P值)、(2)是否由醫師提供正確解釋與建議。

健康檢查報告只能反映「目前瞬間」的健康狀況

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崇豪表示,檢查是做不完的,多久做1次檢查也沒有一定的答案,定期健檢有其必要性存在,只是需間隔多久並沒有制式化的公式可循。最好依照年紀、性別、家族病史、危險因子等綜合考量,選定此次想做健檢的適應症。只有挑選最符合需求的檢查,才能達到檢康檢查的最佳效益!

醫療不是萬能,疾病盛行率不高或檢查工具敏感性不高,就可能未檢查出疾病;且有些疾病從被檢查出到已無法治癒的時間點間隔很短,疾病又恰巧出現在2次檢查間,就算是「定期檢查」也很難預防。但萬一做完檢查不久就出現重大疾病,經常是醫病關係破裂那天。健康檢查報告只能反映「目前瞬間」的健康狀況,既不能完全反映以前的健康狀態,也不一定能預測以後的健康狀態。

改變生活型態、減少危險因子 才能充分防病

李崇豪副主任提醒,如果只看當下檢查報告,而不在無病的狀態下改變既有的危險因子,生病時再來質疑已太遲。健康檢查的報告若沒有醫師綜合解釋,任憑民眾自行解讀紅字有無,沒有去改變生活型態、減少危險因子,健檢就不夠充分發揮目的!一般人生病了才就醫,然而疾病產生症狀,往往需要一定時間發展,並非短時間內造成。

李崇豪醫師指出,有些檢查不需列為標準套裝的常規項目,不必每個人每年都做。如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體,不論是帶原者或有抗體的人,B肝標記不會改變,而帶原者本來就應該進一步做完整的肝功能檢查及治療,常規在套裝中反覆檢驗這種項目,對自費的檢查者來說是一種浪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什麼是菸權?是保障菸癮君子,能夠大喇喇地於公共場所抽菸?還是保障在國家公園內,也有抽菸的權利?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因為菸害,足讓台灣每年可以損失兩棟101造價的金錢,粗估,一千兩百億如此天價,令人費思,菸權團體還能大談要求抽菸人權,國健署也直指,唯有健康才是真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陸醫療扯事再添一樁!一名中國河南汝洲十一歲男童,近日因喉嚨疼痛,到當地「小有名氣」的診所看診,不料,診所醫師見狀說是扁桃腺發炎,聲稱只要在頸部放一點血即可痊癒,當下男童母親只見醫師拿手術刀在男童脖子劃了又劃,血液竟然大量從男童嘴巴與鼻孔噴出,過沒多久男童竟因失血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在普遍民眾的觀念裡,都知道多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可遠離肥胖、疾病纏身,但你知道嗎?根據《內科醫學年鑑》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如果長時間都處於坐著的狀態,就算是有運動習慣,也會增加心臟疾病、癌症等風險。   多做少動 恐增罹患癌症、糖尿病機率 該研究主要是由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熬夜到三更半夜,以致睡眠不足,因此,到了週末有多人就會開始瘋狂補眠,來彌補平日所累積的疲勞,但根據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週末的生活作息與平日不同,容易造成生理時鐘錯亂,進而導致發胖、影響身體健康等。   假日補眠要當心 睡多恐增肥胖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