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身房屬密閉空間 疫情期間上健身房如何自我保護?

健身房屬密閉空間 疫情期間上健身房如何自我保護?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武漢肺炎肆虐時刻,最好遠離疾病的方式,就是保持運動讓免疫力提升。不過對於習慣上健身房的民眾,在疫情影響下,可能相當擔心室內密閉空間,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是已經繳了會費,到底該不該去呢?醫生建議,健身房業者應該會在門口針對進場民眾,進行體溫測量與手部消毒,並定期清理運動器材,因此民眾應注意個人雙手的清潔,不要任意觸摸口鼻,這樣就可以安心到健身房運動。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昱勳表示,近期如果想要運動,到空氣流通的戶外是比較好的選擇,人與人距離可以拉大,比較不需要擔心飛沫攜帶病毒,並且曬曬太陽有助於免疫力的提升。但如果因工作等因素不方便在戶外,只能去健身房,就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例如進出都要雙手消毒,不要隨意摸口鼻。

 

邱昱勳提醒,健身房業者必須先做好把關,每位進場人員都要量體溫,雙手都要噴酒精消毒才能進場;運動者也要相互保護,最好使用器材前後都要洗手,或是用酒精消毒雙手,讓雙手能夠保持乾淨,或在運動器材把手等位置噴上酒精,才能接觸運動器材,若需躺或坐在運動器材上,則可自備1條毛巾做簡單的隔離。

 

邱昱勳特別強調,雖然武漢肺炎、流感、一般感冒應該都是飛沫傳染,在密閉空間有一定風險,但最好不要戴口罩運動,因為這樣身體有可能換氣困難受不了。基本上,人與人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每個人都能做好自我防護,就能夠減少相互傳染機會,如果身體有異狀,曾經前往高風險場域,最好就不要去健身房。

 

邱昱勳呼籲,如果健身房業者與民眾都能做好保護措施,感染風險就能降到最低,運動可以調高身體機能,加強身體新陳代謝,免疫力就會變好,很多疾病發生機會都可以降低,不要因為疫情放棄規律運動習慣,如果擔心健身房密閉空間,室外運動就是很好的選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日前與台灣醫療科技展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技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雙方在基礎科學研究與醫藥科技上的優勢與資源,加速轉譯研發進程,創造新價值並提升產值。雙方將攜手進行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藥開發之合作,期能整合資源,打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七旬的黃女士停經多年,突然下體出血,起初以為是泌尿道感染導致血尿,至婦產科就醫檢查診斷為子宮頸癌第3期。腫瘤已侵犯到輸尿管,導致腎水腫。評估不適合手術治療,討論後採取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目前可維持生活品質。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癌症之一 年奪800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官學研共同合作   創新治療醫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智慧醫療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建構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智慧醫療願景,由產、官、學、研等單位貴賓共同出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智慧醫療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啟動暨展示記者會」,期待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推動健康促進機構認證 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為了能透過就醫機會,讓民眾從治療過程中學習了解自身健康,且讓醫院轉變為維護及促進員工病患、家屬以及社區居民的健康場所,國民健康署推動健康醫院、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認證、慢性腎臟病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