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口久不癒合小心皮膚癌惹禍! 醫揭「常見症狀」

傷口久不癒合小心皮膚癌惹禍! 醫揭「常見症狀」

60歲周先生日前發現左邊眉毛有個傷口,自行擦抹藥膏,但仍然潰爛沒有癒合,到醫院就醫後,經切片檢查發現是麟狀細胞癌;另外一位85歲曾女士臉上長了顆黑色腫塊,起初沒理會,但它迅速長大,就醫切片後發現是基底細胞癌。所幸這兩位患者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後,現已痊癒。

皮膚出現這些症狀 應盡快就醫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皮膚科李瑜芬醫師表示,當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顏色不均、邊緣不規則的腫塊,或是原本的痣顏色改變、變大,或是傷口久不癒合等症狀,都應該至醫院尋求醫師協助診斷。

治療皮膚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皮膚癌常見的種類有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李瑜芬醫師表示,皮膚癌的治療會依腫瘤的大小、侵犯的部位等狀況來評估,基底細胞癌與麟狀細胞癌若早期發現,可以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根治,治癒機率高;而黑色素細胞癌較惡性,易轉移,因此除了手術治療,恐需後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安排。

紫外線曝曬 皮膚癌元兇

由於皮膚癌的危險因子是紫外線曝曬,家族史也應留意。李瑜芬醫師提醒,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平時應自我觀察皮膚狀況,如果發現有不尋常、形狀有異的腫瘤,痣的顏色形狀改變,容易出血或傷口不易癒合,應盡早就醫檢查,尋求醫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西非首次發現 高致命性馬堡病毒

中高齡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均衡營養、運動提升保護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疫情期間,還有又快要開始轉涼入冬,免疫相關保健食品成為民眾與媽媽關注的項目,過去好食課有撰寫過藻精蛋白專欄,有些粉絲還有社團、討論板上媽媽們有私訊營養師,詢問要推薦什麼品牌。 不過好食課秉持著不推薦單一品牌,而是推薦「原料」、「購買原則」的方式,想再用這篇專欄和媽媽們聊聊藻精蛋白該怎麼買和該怎麼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6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家族史,本身也有七年的原發性高血壓病史,每日皆須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控制病情,因考量自己年齡尚輕,且服用藥物仍無法控制血壓,就醫經建議接受新式治療──「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術後兩天即可出院,現在只需要比以前少的藥物,即能順利將血壓維持於理想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時序進入秋天,中醫門診多了不少身體疲勞來看診的病人,一類是往年常見的「秋乏」疲倦現象,今年還多了另一類的人,就是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的疲累感。中醫師表示,前者多活動就可改善,後者吃些補心肺氣血的中藥後也能改善,不必太過擔心。春困秋乏 這群人易感受到疲勞 古人云「春困秋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造成產前憂鬱的原因有很多,陳萱醫師整理了12個能幫助孕媽咪擺脫憂鬱的方法,孕媽咪們可以嘗試找出對自己最有幫助的,讓自己一天天開心起來~找出能讓心情放鬆的活動重新調整生活步調,不要給自己壓力,不要什麼事都想做好,做一些能讓心情放鬆的活動。例如:聽輕音樂、親近大自然、附近公園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