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傷口通常幾天後就會自行癒合,但有些人傷口存在一兩年就是不癒合,從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褥瘡或是傷口,後來傷口越爛越大,經過清創手術和抗生素的治療後,雖然感染情形有改善,但是傷口仍然沒有癒合,也沒有長出新肉,嚴重時恐會演變成危及性命的大災難。
慢性疾病的患者 傷口復原能力差
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醫師葉美成表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營養不良、心臟病、老化、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民眾通常會伴隨好不了的傷口。因為慢性疾病會讓傷口復原和再生的能力變差,因此傷口不易癒合。臥床老人特別容易產生傷口的部位是在薦椎部、臀部和骨頭突出的位置,而糖尿病患則是在大腿、小腿、腳趾,及任何受傷的部位。
葉美成醫師表示,現在要傷口癒合,口服的藥物真正吸收進體內的比例,又會視個人腸胃吸收的能力而定。像臥床老人或是本身有一些慢性病的人,腸胃的吸收能力常常不會很好,因此可以考慮使用靜脈營養注射治療的方式,就可大大增加營養吸收的比例。
糖尿病患治療時 血糖有可能短暫降低
有糖尿病的人在給予治療時也要特別注意,維他命C會短暫使胰島素分泌,因此血糖有可能會短暫降低;而心臟、腎臟功能不佳的病人,容易因為注射時液體過多而喘起來,故點滴量的給予也要經過醫師的精細計算。
病人接受靜脈營養注射治療,最好事前經過醫師的詳細評估,一部份的病人在經過這樣的營養補充治療後,傷口會漸漸開始長出新的肉芽。因此,有慢性傷口的病人,除了解決慢性疾病的治療問題之外,也可以考慮額外加上靜脈營養注射的輔助治療,幫助傷口盡早癒合。(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