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口錯誤包紮造成潰爛 溼性敷料加速癒合少增疤

傷口錯誤包紮造成潰爛 溼性敷料加速癒合少增疤

22歲的小玲日前下課騎機車去打工,因天雨路滑視線差,不慎摔車「犁田」,返家後到附近藥局買雙氧水和優碘消毒傷口,並用藥膏塗抹,愛美又節儉的她也因擔心留下疤痕,自行貼人工皮包紮,足足過了1周才換藥,沒想到傷口卻潰瘍發爛,緊急就醫,經清創手術和溼性敷料後2周才恢復漂亮肌膚。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表示,當出現急性傷口時,老一輩民眾的傳統觀念往往是先以優碘或雙氧水清潔傷口,認為塗抹雙氧水產生的泡沫代表有效殺菌,但此舉其實反而會破壞肉芽組織,降低皮膚再生能力,此時若再以四環黴素或紅黴素藥膏塗抹,恐又造成細菌的抗藥性,更加不利傷口癒合。

羅文鍵指出,有患者擔心傷口留下疤痕,選擇貼人工皮加速傷口癒合,不過人工皮僅適用於乾淨傷口,若出現如上述個案身上大型、深度或感染性傷口時,使用人工皮恐適得其反,且因人工皮昂貴,許多民眾為了省錢而延長換藥時間,反而容易讓傷口後續治療更加麻煩。

錯誤的傷口照護觀念還包括使用傳統紗布當敷料,尤其當傷口表面過度乾燥,會使表皮細胞難以生長,一旦傷口內部滲出體液,換藥時容易使傷口與紗布沾黏、拉扯,進而產生疼痛,不但延遲傷口癒合,也容易留下疤痕。

羅文鍵介紹,目前主流照護傷口的方式是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再用溼性敷料保持傷口溼潤,除了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組織增生、預防浸潤外,更可節省時間與金錢,相較於過去使用乾式癒合,許多人無法判斷換藥時機,溼性敷料可藉由觀察滲出液評估,當傷口滲出液超出敷料邊緣則應撕除,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擦乾後貼上新的敷料。

羅文鍵建議,民眾受傷時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經由醫師評估傷口情況,衡量患者的傷口癒合情形和經濟能力,選擇最合適的敷料,才能讓傷口恢復得快又漂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0多歲女性,莫名出現關節疼痛,就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她害怕服用西藥傷腎,反而求助坊間偏方;10年後,再次回到醫院時,她的手指、骨盆、膝蓋等全身各處關節都已嚴重變形,只能靠輪椅代步,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醫囑。 關節紅腫熱痛 持續6周應就醫 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男性病友58歲,過去4年來稍有運動(走路爬樓梯至3樓)就會喘,經心臟內科轉診前來接受核醫心臟掃描,發現左心室心肌有嚴重缺血,經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置放1支支架治療,病友2週後竟可游泳2公里不停下來(原先只游25公尺就會喘),自述58歲年齡而有30歲體力,從此愛上運動,過去半年...

閱讀詳情 »

  之前有同事買了包蔓越莓蒟蒻干,很興奮地告訴我她發現一個好吃、健康且熱量低的零食…習慣吃東西先看營養成份表的Stella,接過蒟蒻干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翻過來看營養成分表,結果發現這包”美味健康”的蒟蒻干每100公克熱量高達333大卡,而其中精緻糖(s...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秋天來臨時,總是感到懶洋洋、精神不濟,甚至口乾舌燥、鼻子、皮膚乾癢,別以為這只是小問題,事實上,「秋燥」(點我,了解什麼是秋燥)症狀已悄悄找上你。   秋燥高危險群:年長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指出,相較於一般成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