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口錯誤包紮造成潰爛 溼性敷料加速癒合少增疤

傷口錯誤包紮造成潰爛 溼性敷料加速癒合少增疤

22歲的小玲日前下課騎機車去打工,因天雨路滑視線差,不慎摔車「犁田」,返家後到附近藥局買雙氧水和優碘消毒傷口,並用藥膏塗抹,愛美又節儉的她也因擔心留下疤痕,自行貼人工皮包紮,足足過了1周才換藥,沒想到傷口卻潰瘍發爛,緊急就醫,經清創手術和溼性敷料後2周才恢復漂亮肌膚。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表示,當出現急性傷口時,老一輩民眾的傳統觀念往往是先以優碘或雙氧水清潔傷口,認為塗抹雙氧水產生的泡沫代表有效殺菌,但此舉其實反而會破壞肉芽組織,降低皮膚再生能力,此時若再以四環黴素或紅黴素藥膏塗抹,恐又造成細菌的抗藥性,更加不利傷口癒合。

羅文鍵指出,有患者擔心傷口留下疤痕,選擇貼人工皮加速傷口癒合,不過人工皮僅適用於乾淨傷口,若出現如上述個案身上大型、深度或感染性傷口時,使用人工皮恐適得其反,且因人工皮昂貴,許多民眾為了省錢而延長換藥時間,反而容易讓傷口後續治療更加麻煩。

錯誤的傷口照護觀念還包括使用傳統紗布當敷料,尤其當傷口表面過度乾燥,會使表皮細胞難以生長,一旦傷口內部滲出體液,換藥時容易使傷口與紗布沾黏、拉扯,進而產生疼痛,不但延遲傷口癒合,也容易留下疤痕。

羅文鍵介紹,目前主流照護傷口的方式是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再用溼性敷料保持傷口溼潤,除了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組織增生、預防浸潤外,更可節省時間與金錢,相較於過去使用乾式癒合,許多人無法判斷換藥時機,溼性敷料可藉由觀察滲出液評估,當傷口滲出液超出敷料邊緣則應撕除,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擦乾後貼上新的敷料。

羅文鍵建議,民眾受傷時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經由醫師評估傷口情況,衡量患者的傷口癒合情形和經濟能力,選擇最合適的敷料,才能讓傷口恢復得快又漂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劇場鬼才」李國修因大腸癌逝世,消息傳出後,各大醫療院所又湧人不少做大腸鏡檢查的民眾!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國內約有1/4大腸癌病人在首次診斷即已是第4期,腫瘤最常見轉移至肝臟,病程進展快速;不過,根據ASCO所公布最新研究顯示,大腸癌末期病人進行KRAS基因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你有血便的情形嗎?可千萬要小心!臨床上,有一名患有痔瘡的王姓婦人,年輕時嗜吃油炸食物,常常會便秘、血便,但卻誤以為是痔瘡造成而置之不理;不料,半年前開始出現身體疲累、肚子悶痛與腸胃不適,到醫院檢查,竟為乙狀結腸癌末期且出現肝轉移!這名婦人常會便秘,且有痔瘡的困擾,平常會有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宵夜、零食、下午茶,許多民眾用吃來宣洩壓力;調查發現,國內近三成的上班族習慣一日多餐,多吃少動,近五成上班族BMI值超標,身形有如胖胖的圓柱體,不論肉食或素食,都因攝取過多油脂,而體脂飆升。25歲空調師傅孔先生,年紀輕輕,但體重卻相當驚人,170公分的他,重達130公斤。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局今天公布新增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居住在台南市東區、雲林縣台西鄉、台中市太平區、新竹縣新豐鄉及高雄市鳳山區,目前仍有4名住院治療中、1名出院。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呼籲,民眾應儘速攜家中嬰幼兒完成疫苗接種,並做好個人防蚊措施。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新增5例日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