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口錯誤包紮造成潰爛 溼性敷料加速癒合少增疤

傷口錯誤包紮造成潰爛 溼性敷料加速癒合少增疤

22歲的小玲日前下課騎機車去打工,因天雨路滑視線差,不慎摔車「犁田」,返家後到附近藥局買雙氧水和優碘消毒傷口,並用藥膏塗抹,愛美又節儉的她也因擔心留下疤痕,自行貼人工皮包紮,足足過了1周才換藥,沒想到傷口卻潰瘍發爛,緊急就醫,經清創手術和溼性敷料後2周才恢復漂亮肌膚。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表示,當出現急性傷口時,老一輩民眾的傳統觀念往往是先以優碘或雙氧水清潔傷口,認為塗抹雙氧水產生的泡沫代表有效殺菌,但此舉其實反而會破壞肉芽組織,降低皮膚再生能力,此時若再以四環黴素或紅黴素藥膏塗抹,恐又造成細菌的抗藥性,更加不利傷口癒合。

羅文鍵指出,有患者擔心傷口留下疤痕,選擇貼人工皮加速傷口癒合,不過人工皮僅適用於乾淨傷口,若出現如上述個案身上大型、深度或感染性傷口時,使用人工皮恐適得其反,且因人工皮昂貴,許多民眾為了省錢而延長換藥時間,反而容易讓傷口後續治療更加麻煩。

錯誤的傷口照護觀念還包括使用傳統紗布當敷料,尤其當傷口表面過度乾燥,會使表皮細胞難以生長,一旦傷口內部滲出體液,換藥時容易使傷口與紗布沾黏、拉扯,進而產生疼痛,不但延遲傷口癒合,也容易留下疤痕。

羅文鍵介紹,目前主流照護傷口的方式是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再用溼性敷料保持傷口溼潤,除了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組織增生、預防浸潤外,更可節省時間與金錢,相較於過去使用乾式癒合,許多人無法判斷換藥時機,溼性敷料可藉由觀察滲出液評估,當傷口滲出液超出敷料邊緣則應撕除,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擦乾後貼上新的敷料。

羅文鍵建議,民眾受傷時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經由醫師評估傷口情況,衡量患者的傷口癒合情形和經濟能力,選擇最合適的敷料,才能讓傷口恢復得快又漂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美國拜登總統(Joe Biden)週一宣布到4月19日,將有90%的美國成年人會獲得新冠疫苗的接種資格。截至本月29日,據美國疾病預防中心數據(CDC)指出,美國目前已接種了1.46億劑疫苗,約有28%的美國人至少接種一劑劑量,而有16%的人已完成了兩劑疫苗接種。增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29)日台灣牛津AZ疫苗接種1,468人次,施打1周來接種劑數最低,同時加拿大傳出專家建議,停止55歲以下接種牛津AZ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加拿大再次「精神分裂」,民間專家建議停打,但政府衛生單位持續政策,英國施打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月22日首批牛津AZ疫苗施打至昨(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已施打10,891人次,上周五接種人次最多共2,208人次,上周六因門診量少,接種人次僅有104人次,昨日則是1,468人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上周一至周六牛津AZ疫苗施打量,分別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案1025),個案是本國籍30多歲女性,2019年9月至英國就學,今(2021)年3月28日回台 ,集中檢疫所採檢確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025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