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先天糖尿病童求學路坎坷 友善校園協助開心成長

先天糖尿病童求學路坎坷 友善校園協助開心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就讀小學的仔仔,是一名先天性糖尿病患者,在4歲時發病,當時因為幼兒園拒收,從台南舉家搬遷至花蓮,剛上小學時,一開始唸私立小學,但曾發生出現低血糖症狀、老師卻不願讓他施打胰島素,理由是「希望維持班級秩序」,家長無奈只好又轉學,輾轉又找到台南市的公立國小,才終於展開彩色的校園生活。
校護協助施打胰島素 班級小天使陪伴在側
學校校護黃瓊慧表示,平時會協助並教導仔仔測量血糖、食物秤重、甚至注射胰島素等日常自我管理技巧,讓他有面對疾病的能力。也會利用通訊軟體與家長連繫,例如仔仔測血糖的血糖值,以及施打胰島素的劑量,吃飯飯量等,或是在學校遇到低血糖時,會給他果汁或糖果等,每天以通訊軟體進行報告。
不僅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在班級上,也會在剛開學的班親會中,讓老師及小朋友了解糖尿病,遇到緊急情況時,其他同學可以如何進行協助,在家長的同意下,導師可以指派二名小天使,陪伴在慢性病童的身邊,一有狀況就趕緊通知保健室前來協助。
慢性病童入學前開會溝通 建立個案管理系統
學校慢性病學童的種類,不僅有糖尿病,更包括心臟病、癲癇、氣喘等兒童,黃瓊慧說明,在照護上,需要學校所有行政團隊,校長、老師、主任以及家長協助,同時還有社區醫療資源的介入,此時,校護人員肩付重要的溝通角色。
黃瓊慧舉例,如果接到學校有慢性疾病學童,在入學時,會先找家長、導師、科任老師、主任、輔導老師以及校護,先在開會針對病情進行討論,讓學童在學校得到良好照護。像是心臟病學童,會請體育老時,注意孩子體能上的情況。同時每一位糖尿病、心臟病、癲癇及氣喘的慢性病童,都會進行個案系統管理,各自註記資料卡,孩子遇到任何問題,第一時間可先由學校處理再通知家長。
健康心態支持慢性病童 快樂學習成長無擔憂
酆小姐說,她真的相當幸運,後來能在友善校園、老師及校護的協助,讓孩子開心成果,感謝學校對於慢性病孩子,能以健康心態看待疾病,因孩子還小,可能因旁人特殊的對待而敏感;學校會不斷給孩子心理支持,告訴他「生病不是你的錯」,學習和疾病共處,讓仔仔開心成長。

【延伸閱讀】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婦女以為中年發福 沒想到竟是卵巢癌來報到

胰臟過勞? 胰島素協助糖尿病友治療超前部署

運動後總是行走困難?! 小心僵直性脊椎炎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痛不治療,存活率恐下降!國外研究發現,重度癌痛患者存活期,較無痛患者少44個月。醫師強調,癌痛影響治療成效及身體復原,建議有痛、有講、有治療,癌痛控制得好,吃得好、睡得好,才有體力對抗癌症。 癌痛縮短存活期 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指出,據統計,全台約有3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看到頭上一根根的白髮出現,無論年紀多大,心裡都會感到難過,因為白髮象徵著老之將至。有人會吃些黑芝麻或是黑木耳,希望能夠有所改善,不要讓白髮繼續增多,甚至希望能夠使白髮變黑髮;然而,中醫師卻直指,吃這些東西都只是心理治療,讓人存有希望,實際上並沒有證據顯示,吃黑芝麻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9歲趙小姐,是正港的台灣人,但五官立體、膚色又黑,加上臉型較方正,還有深深的淚溝、魚尾紋、法令紋,常被誤認為是菲傭,讓她哭笑不得,才下定決心「換臉」。 老態被誤認成菲傭 「平平都是外國臉孔,怎麼差這麼多!」趙小姐說,每次到速食店點餐,服務生都給她英文菜單;到銀行存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8歲蔡小姐患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去年動過1次剖腹手術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瘤,但在今年第2度復發時即嚴重右側腰部疼痛就醫,發現因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造成右側腎水腫。為根除深層子宮內膜異位,再次接受手術切除緊緊包住輸尿管的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瘤。三軍總醫院婦產科王毓淇醫師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