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光看「肝指數」正常不一定健康! 醫籲B肝帶原者別讓假象騙了

▲(照/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想知道肝臟健不健康,光看「肝指數」不一定準確!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今(15)日在衛教活動上提醒民眾,肝功能指數「正常」不代表沒有感染到慢性肝炎病毒,也不代表沒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建議30歲以上民眾也應透過B肝病毒量檢測、肝臟超音波等輔助手段,更全面地照護肝臟。

一般基本健檢,都會包含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ALT以及AST,而在多數的情況之下,醫師也會依照指數的高低,進一步判斷肝臟健康,但健檢肝功能指數正常還不夠,還要綜合其他指標才可靠。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指出,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預估約有220萬人,其中未接受妥善治療的比例,推估多達30至40萬人,且多為35歲以上族群。

這一群人當中,高嘉宏說,不少都是尚未發病、未出現病徵的B肝帶原者,帶原者在肝功能指數正常的假象中,肝臟可能逐漸受病毒侵襲而出現慢性發炎,未來更有可能持續惡化,轉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走上肝癌的三部曲。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今就宣布持續推動「全民回肝計畫」,鼓勵民眾進行慢性肝炎病毒篩檢,提供檢測B型肝炎病毒量以及相關抗原等可靠的判斷指標,以期協助降低台灣肝病發生的情況。

根據統計,儘管台灣自1986年起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慢性B型肝炎疫苗以來,新生兒的慢性B型肝炎感染率已從10%下降至近年的不到1%,然而35歲以上族群中仍不乏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發生率仍達15%。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說,治療慢性B型肝炎,醫師會定期為病患進行病毒量檢測,以確保治療效果,並追蹤是否出現抗藥性,有9成以上的患者可獲得良好控制,不過,多數台灣病患在治療3年後會面臨停藥的考量,而台大醫院近年研究發現,平均停藥1年後,病毒復發機率高達6至7成,因此建議民眾在停藥期間需定期回診,請專業醫師協助監測。

照片來源: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老人重聽若錯失這黃金矯正時期 嚴重恐致大腦退化

防疫獎勵金沒著落?台大、北榮5醫院還領嘸 醫師工會向衛福部討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爆發搶打潮,又因政府估量失準,打到不夠打,中年健康成人被迫緩打,民怨四起,被外界詬病為「疫苗之亂」,但現在醫界已有聲音擔心,怕衛福部可能重蹈覆轍,在更重要的新冠疫苗採購上再犯同樣錯誤,有專家估算,至少得買2800萬劑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兩側肩胛骨之間「膏肓痛」,病因也有可能不是運動傷害或外傷!一名40多歲男子,近半年來總覺得上背部、肩胛骨中間隱隱作痛,偏偏沒有外傷或運動傷害,且疼痛感也不會隨著背部伸展緩和或加重,便一直沒有就醫,直到公司健檢,一照胃鏡,赫然發現有...

閱讀詳情 »

冬天是病毒好發的時節,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流感疫苗接種狀況比往常更為積極,連帶也有不少民眾詢問是否需要補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讓身體超前部署、做好抗病準備。然而,肺炎鏈球菌疫苗真能有助於對抗新冠肺炎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接種肺炎連球菌疫苗無助於預防新冠肺炎,但能提升身體對特定病菌的抵...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提倡民眾增加骨質疏鬆症疾病認知,關心骨質健康。為提醒國人關注骨質疏鬆議題,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邀請目前大收歡迎的公視家庭喜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主角鍾欣凌,擔任「骨事名嘴」,提出骨事抗跌關鍵:「牢記骨鬆駝矮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