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用藥把關 「五要五不」

兒童用藥把關 「五要五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目前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胃炎的盛行時期,許多染病的兒童都需要服藥治療。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兒童使用藥品時,應特別注重安全性,以「五要五不」的理念把關,應於就醫或領藥時,諮詢醫師、藥師,了解藥品的使用方式及可能的不良反應;若用藥後出現不良反應,可立即通報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未正確使用藥品,不僅可能造成藥效無法發揮,更可能提高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尤其兒童的身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排除等功能,都與成人不同,對於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也多呈現不同的敏感度及嚴重性,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相對較高。

建議家長,兒童用藥應採五要五不的重點,五要分別要是核對藥袋資訊、要使用正確的給藥技巧、要注意兒童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要記錄兒童過敏的藥品、如有疑問,要諮詢藥師或醫師等。而五不則是,不要自行購藥給兒童使用、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不要任意放置藥品、不要自行使用以前未使用完畢的藥品、不建議藥品和果汁、牛奶一起使用等。

衛生福利部為確保藥物安全和醫療效能,目前已建置藥物安全監測,可即時監視國內外藥物安全訊息,包括設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並對於藥物安全性和療效隨時評估。因此,若醫療人員或病患,疑似因使用藥品造成不良反應發生,或發現疑似不良品,可通報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時常清嗓乾咳,覺得鼻子癢又喉嚨卡卡,被認為有過敏症狀的 6 歲孩童家俊(化名),近期轉診至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才發現,一年多來被視為過敏的狀況,其實是「妥瑞氏症」反應。在專業醫師正確用藥,以及家長透過手機通訊軟體即時性配合,小男童家俊已經改善不少,生活習慣也逐漸與同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都會以中藥調理身體,但要注意,雖中藥藥性比西藥溫和,但不當使用也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表示,為讓民眾了解中藥用藥安全,因此推動五個觀念,也就是停、看、聽、選、用,希望透過中藥用藥安全的五個觀念,讓民眾擁有正確服用中藥的認知,達到正確服用中藥不傷身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隨著冬季到來,跌倒的機率跟著增加,尤其老人跌倒更是非常嚴重的危害,恐會造成憾事。在台灣,根據國健署102年統計,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 (約為1/6),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達8%。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有些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多民眾發燒時都會服用退燒藥,但要注意,若服用過量,小心恐使退燒藥產生毒性反應,使體溫升高,但到底該如何正確服用退燒藥呢?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指出,除了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一般而言,當肛溫達攝氏38.5℃或腋溫、耳溫達38℃時,這時才需服用退燒藥,且每次服藥一定要隔4至6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