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近視每五年降1歲 兩年齡是尖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兒童近視每五年降1歲 兩年齡是尖峰

3C產品盛行,許多父母常看著家裡孩子近視度數一路飆升,卻不知如何是好,根據全國青少年視力調查報告顯示,近視率節節高升,最大問題在於近視發生的年齡層越來越下降。1983年平均12歲時才變成近視,至1995年時已降為9歲,2000年更降至8歲,平均每5年提早1歲。近視發生年齡有兩個尖峰時段,一個是7歲至8歲,另一個則是13歲至14歲,而越早近視將來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也越大。提早預防才能最大化的控制近視。 

點散瞳藥水 放鬆睫狀肌控制近視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指出,近視主要是由於看遠的成像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之上所造成,大多有眼軸增長問題,也就是軸性近視,國內學齡兒童近視問題大都屬於這一種。一般而言,嬰兒剛出生時的眼軸長平均約17.3毫米,發育完成時的平均眼軸長約23至24毫米,一旦近視,眼軸長每增加0.3毫米即增加近視度數100度。

造成近視的原因,廖昶斌細數,從基因、環境、人為因素、早產、發育不全到疾病等都有可能。近年來,眾多研究則指出周邊屈光在近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動物研究中發現即使中心視覺聚焦在視網膜,但周邊影像落在視網膜後方會誘發眼軸增長,表示在視覺發育過程中,周邊屈光占有一定重要的影響比例。

要控制近視,目前大多透過兩面向下手,一是放鬆睫狀肌,二是周邊離焦。點散瞳藥水就是透過放鬆睫狀肌來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周邊離焦則有角膜塑型片與採用周邊離焦的光學鏡片。

睡覺戴角膜塑型片 暫時改變角膜弧度
角膜塑型片與一般隱形眼鏡不同,是讓近視者在晚上睡覺時配戴,利用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來暫時改變角膜弧度,使角膜弧度中央變平讓影像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而角膜弧度周邊塑型後,也有周邊離焦的效果;一般晚上睡覺時配戴8至10小時,約有8、9成的人白天不用戴眼鏡即可獲得一整天清晰視力。

近年來也有採用周邊離焦設計的光學鏡片,刻意將鏡片的周邊離焦落在視網膜前方,從而避免眼軸拉長的風險,達到控制近視惡化的目標,對於不想使用散瞳藥水或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者,也是一種新選擇。

廖昶斌醫師強調,高度近視會增加未來眼睛病變的機會,開始有近視時,控制度數避免惡化,才能保護眼睛健康,不管採用何種方式控制近視,重點皆要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並定期追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撰文.攝影/林玫妮 傳統三合院屋簷、紅磚瓦場景,櫥窗陳列著古早味童玩與大同寶寶撲滿,可別以為這裡是佈景懷舊的藝術中心,其實這是全臺唯一的失智症病房。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雙和醫院失智症病房,不同於一般照護中心,僅單純以看護角度出發,門診、病房住院及出院個案管理的整合性照護,更是該病房的最大特色。 &...

閱讀詳情 »

  優照護即日起,正式展開桃園地區預約服務!   謝謝大家對於「優照護」熱情支持! 過去服務過程中,也接獲不少桃園鄉親的反應,詢問何時可以在桃園使用優照護的預約服務,我們一直將鄉親的需求放在心裡,做為我們「優照護」 努力前進的動力!   很高興跟大家宣布「優照護」即日...

閱讀詳情 »

長時間健行、路跑過後,發現腳上居然感到疼痛,甚至起了水泡,到底是為什麼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反覆摩擦、高溫、潮濕是形成水泡的三大要素,除了運動後容易出現水泡外,不合腳的鞋、新鞋等都可能增加足部摩擦而提高水泡出現的機會。建議當足部出現疼痛不適時,應稍事休息或適時讓腳部通風,以減緩出現水泡的問題。...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明眸皓齒、唇紅齒白,這些詞語都是在形容一個人容貌俊美,由此可見,一口漂亮整齊潔白的牙齒,對於容貌是何等的重要,牙齒若是長得好,不但整體看起來更加美麗,笑容也會更加亮眼。現代人對於牙齒的健康與外觀日益重視,齒科診所更是滿街林立,雖然越來越多人為了美觀不惜花費鉅資及時間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