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奧運延期以後,教育部體育署長高俊雄也宣布,今年上半年的三項綜合運動會,包括四月在屏東的全中運、五月在高雄的全大運以及五月底在台東的身心障礙運動會都將延期。
而國中、高中跟大學的應屆畢業選手,如果因為沒有辦法參加比賽,而無法取得升學或者教練資格,高俊雄提出單獨舉辦單項甄試賽的辦法,但是實務上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陳楷報導)體育署長高俊雄指出,以往全中運是國三跟高三選手爭取成績取得甄試資格的比賽,每年大約一萬兩千名選手,但是過去三年用全中運成績報高中或者大學甄試的學生,只有350人左右。
「我們會針對這群有需要升學的學生,另外處理他們升學競賽的方式,避免一定要跟全中運綁在一起。
」不過350位其實是最後取得前三名成績的人數,而不是有資格爭取前三名成績的人數,分開比賽也讓應屆選手少了一次奪牌或挑戰大會紀錄的機會。
如果不分開,青少年選手成長發育很快,讓應屆選手晚半年比全中運,等於是以大學或者高中生的體格回頭跟高中或國中學弟妹比賽,破了紀錄算不算也很麻煩。
至於全大運則是應屆大專選手申請專任教練資格的達標賽事,也有八九千人參加。
不過大運會除了教練資格認定以外,原則上不牽涉升學或紀錄問題,「如果今年全大運假設延到11月,今年應屆生已經畢業,我們同意他已經報名的繼續參加大專運動會,繼續比賽。
」如此一來也可能會出現選手畢業以後考上其他學校研究所,其實已經在台大唸書卻替清華比賽的情況。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