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台冷颼颼!保暖=保命 衛福部公布專業「禦寒8要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各地冷颼颼,入冬以來氣溫越來越低,不想要心血管疾病發作要了性命,保暖是最重要的工作,尤其,當氣溫降低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如果是三高病患會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機會,國健署就提供專業的「禦寒8要點」,高危險族群最好一一照作。

國健署長王英偉提醒,禦寒不只是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要特別注意,另外,有抽菸、酗酒、肥胖、缺乏運動,以及本身或家人曾有心臟病、中風等高危險族群,都要做好預防保健措施,才能遠離猝死威脅。

危險警訊就是,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得馬上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國健署提供禦寒保健8要點如下:

1.要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

2.要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3.要隨身攜帶保暖衣物:由於長者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特別提醒65歲以上長者,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外出時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
4.不大吃大喝及不過多情緒起伏;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的激烈運動等。

5.不宜泡湯或泡澡: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

6.不加重身體壓力: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

7.要妥善控制病情,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

8.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自購「急救藥」壓症狀 20歲氣喘男洗熱水澡暈變植物人

台大醫院讓馬祖胃癌發生率砍半! 消滅胃癌成功經驗登上國際期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每到連假遇到大塞車,這時突然想上廁所,但苦無地方解決,只好憋尿,而這一憋,就憋出了大問題!因為憋尿會引發敗血症、腎發炎、甚至膀胱癌,如果頻尿、尿失禁,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想笑不敢笑、想咳不敢咳,必須倚賴尿管過日子。《健康2.0》邀請醫生專...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林宏軒 採訪報導 最近流感猖獗,疫苗的病毒株又有一些狀況,剛好又遇到寒流來襲面對這種威脅,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呢?每日健康特地訪問到黃奎祐中醫師,來告訴大家如何提升自己免疫力。   如何提升免疫力 中醫典籍《靈樞本章篇》就說:「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基本上...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林宏軒 採訪報導 近年來黃斑部病變人數不斷攀升,有人說是與智慧型手機的問世有關,也造就了防藍光保護貼與防藍光眼鏡。究竟智慧型手機真的是眼睛病變的元兇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病變的年齡層下降呢?每日健康這次特別訪問到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來幫我們解答疑惑。   為什麼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