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每年6千例動脈阻塞截肢 久坐小腿發冷痠麻快就醫

全台每年6千例動脈阻塞截肢 久坐小腿發冷痠麻快就醫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年近60的陳先生最近這一兩年來,總覺腳底小腿發冷、痠麻,奇怪的是,腳毛還會脫落,年輕時小腿毛濃的嚇人,現在卻是光禿一片,日前因為走路疼痛、下肢無力,至復健科就醫,但病情不見好轉,被轉介至心臟科,檢查確診為下肢動脈栓塞。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表示,動脈阻塞是指斑塊或血栓堵住動脈血管,影響血液的流通,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臟血管阻塞等急重症,但也可能出現在肢體周邊血管,且因症狀較輕微,容易被忽略。


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於下肢深層靜脈、下肢動脈,下肢深層靜脈阻塞症狀為組織瘀血、肢體嚴重水腫、皮膚潰爛發炎等現象。下肢動脈阻塞輕者肢體末梢疼痛、間歇性跛行,重者將導致肢體有傷口、壞疽,甚至必須截肢。


資料統計,台灣1年約有8,000例截肢手術,其中6,000例為動脈阻塞而截肢,術後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達18%,即使順利出院,1年內死亡率高達34%。


「久坐久站族應注意靜脈血栓栓塞」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說,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為血流較動脈慢,如為淺層靜脈性栓塞,就是常見的靜脈曲張,至於深層靜血栓,相對恐怖,治療棘手。


當靜脈的血流緩滯或被血栓阻塞時,深層靜脈血液積在下肢血管,此時,腳部細胞組織腫脹,造成下肢冰冷、疼痛,且皮膚出現微小的出血紅點,如果組織過度腫脹,阻擋動脈血液灌流,皮膚就會發紫發黑,需緊急就醫,否則恐得面臨截肢厄運。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說,以往血管阻塞性疾病被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現象,原因為年輕族群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以致血管容易粥狀硬化,甚至產生血栓。


如何避免下肢深層靜脈栓?陳志成提醒,切勿久坐久站,平常應該多喝水,養成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且清淡,冬天氣溫低,應注意保暖。如覺下肢無力、冰冷,走路不舒服,務必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耳鳴24小時不間斷折磨人 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你有嗎?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1.巧克力讓你精力充沛美國醫生發現,巧克力含有一種類似毒品能刺激大腦的物質,同時還含有兩種能延長這種物質刺激大腦的作用的其他物質。正是這 3 種成分跟咖啡因和可可堿一起讓人活力四射、情緒飽滿,但不會像吸食毒品那樣使人上癮。2.巧克力能對抗抑鬱,改善記憶巧克力所含的鎂的作用是克服抑鬱,增強記憶力,提高...

閱讀詳情 »

血型決定一個人的抗病能力以及營養需要,透過血型來看看你的健康問題。 A型血: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暖 【健康優勢】:身體比較靈巧,忍耐能力很強,所以平時不會經常受到疾病困擾,亞健康幾率也會降低。 【健康劣勢】: 1.血液黏稠度在各種血型中,最容易升高。(健康隱患:腦梗塞) 2.血小板黏附率明顯高出正常對...

閱讀詳情 »

致癌物總藏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就連我們一向認為安全、溫暖的家也不可避免。很多人更想不到的是,家中最小的空間廁所,卻有可能是最大的安全死角。這裡的空氣流通性最差,有毒氣體和致癌物隱藏在馬桶和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化妝品中。如何避免廁所成為家中致癌的“死角”?《生命時報》請專家為您提...

閱讀詳情 »

1.不要用手撐臉 發生頻率:開會時、看書時、腦袋有點兒暈時……這個動作很常見。 長期影響:會生成永久性的皺紋 托腮時,手掌對臉部的擠壓會造成臉上的皮膚被拉扯,很容易出現皺紋。最可怕的是,這個動作一旦造成皺紋,可就是永久性的,不同於皮膚乾燥所導致的細紋、幼紋。也就是說,這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