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近日忽冷忽熱,溫差大,導致一些皮膚狀況不穩定的人,紛紛出現乾癢、脫屑等症狀,不僅身體抓到破皮,臉部上妝後更是悲劇,無法均勻浮貼在臉上。皮膚專科醫師黃勇學說,秋冬季節溫差大,因為空氣中的含水量減少,使肌膚的水分蒸發,補充水分固然重要,但重點還是鎖住水分,不然補充速度趕不上...
閱讀詳情 »2020年12月9日
預防血栓黃金48小時 物理性效果更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醫療的進步,許多大大小小的疾病都可以靠著手術的方式治療,治療痊癒性高,讓人容易忽略術後修養,常常因為久臥的緣故,使得血液不易回流,產生血栓而導致靜脈栓塞。靜脈栓塞不但會造成整個肢體腫脹、疼痛,嚴重者血塊隨著血液流動循環至肺部,造成肺栓塞等致命危險,嚴重肺栓塞能在幾分...
閱讀詳情 »耳鳴24小時不間斷折磨人 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你有嗎?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英國有1名退役消防員某日至酒吧欣賞樂團表演時,因為現場音量過大感到不適而提早離開,沒想到仍導致聽力受損,隔天發現耳朵疼痛不已。自此耳邊就經常出現尖銳的耳鳴聲,無法正常生活,夜晚甚至完全無法入睡,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筋疲力竭後才得已昏睡,耳鳴24小時不間斷,宛如地獄般的折磨...
閱讀詳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全球失明主因 AI有助及早發現眼睛病變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確診後即使已在控制,還是需要注意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一位不到四十歲的年輕人雖然糖尿病控制得宜,但沒想到在做眼底鏡檢查時,卻發現視網膜已經有出血與滲出物等病變症狀;醫師提醒,視網膜病變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就會發生,當確診糖尿病後,一定要立即進行視網膜檢查,阻止病變持續惡化...
閱讀詳情 »翻轉三陰性乳癌治療困境 免疫療法助延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可見乳癌嚴重威脅女性同胞的健康。醫師表示,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最為棘手,過去被視為「乳癌界的最惡霸」,幸好隨著免疫治療的發現,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也出現新曙光!什麼是「三陰性乳癌」?乳房腫瘤表面...
閱讀詳情 »家中寶貝出生後常住院 頻感染? 恐是先天免疫缺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25歲的女性,在出生11個月時罹患沙門氏症腸胃炎,在6歲時開始反覆發燒多次住院、口腔潰爛,感染合併肝脾腫大與血球低下,被診斷為原發性嗜血症候群,在9歲至16歲間又發生四次頸部淋巴腺炎、18歲時又因發燒三週診斷為肝膿瘍與慢性肉芽腫病,經住院治療後,平時長期服用預防性抗...
閱讀詳情 »賈伯斯 帕華洛帝 傅達仁等人都死於「胰臟癌」?哪一類人是高危險族群?如何預防與保健?
科技巨擘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和法國時裝品牌香奈兒藝術總監暨著名設計師卡爾拉格斐皆死於胰臟癌;在國內,演員李麗鳳、民歌手黃大城、資深媒體人劉駿耀及傅達仁等亦死於胰臟癌。胰臟癌病患日漸眾多,其發病及治療難度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視──由於症狀不明顯,早期診斷不易,開刀與治療也困難,胰臟...
閱讀詳情 »2歲開始練習用剪刀 可提升手眼協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剪刀被許多家長視為違禁品,光想著孩子拿著剪刀揮舞,就覺得太危險了吧!家長平常都會藏起來,避免被孩子發現後,吵著要操作。究竟多大孩子可以拿剪刀呢?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指出,剪刀看似危險但卻是練習精細動作最佳的利器,使用剪刀不僅可顯示精細動作的發展程度,也能提升...
閱讀詳情 »不怕抗癌掉髮喪失自信 台灣出現癌友「假髮」線上租借網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癌路上,化療是不少癌症病人的必經之路,但在治療過程中「掉髮」副作用的困擾,卻常叫癌友感到很不自在,甚至喪失自信,而一頂「醫療級假髮」市價動輒破萬元,台灣癌症基金會便建立全台首創《愛借髮》癌友假髮「線上」租借網站(wig.canceraway.org.tw),讓癌友不...
閱讀詳情 »加拿大華人跨海求子 北榮「超前部署」助好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社會女性普遍晚婚晚生,使得求孕族群年齡有向上提升趨勢,但隨著年齡增長,卵量變少,品質也跟著下降。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科黃貞瑜主任指出,因此若為35歲以下女性一年未避孕,或36歲以上半年內沒有特別避孕仍無法懷孕,則可進一步接受檢查,及早確認卵子及子宮和...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