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中寶貝出生後常住院、頻感染? 恐是先天免疫缺損

家中寶貝出生後常住院 頻感染? 恐是先天免疫缺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25歲的女性,在出生11個月時罹患沙門氏症腸胃炎,在6歲時開始反覆發燒多次住院、口腔潰爛,感染合併肝脾腫大與血球低下,被診斷為原發性嗜血症候群,在9歲至16歲間又發生四次頸部淋巴腺炎、18歲時又因發燒三週診斷為肝膿瘍與慢性肉芽腫病,經住院治療後,平時長期服用預防性抗生素病情穩定。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俞欣慧醫師說明,上述個案即是先天免疫缺損疾病,先天免疫缺損疾病有四百多種型別,而每個型別為罕見疾病,每位個案開始反覆嚴重感染的時間不一定,多數是剛出生或嬰幼兒時期就發病,少數則是成年後才診斷為先天免疫缺損症。

免疫系統是抵抗細菌病毒的保護罩? 免疫有缺損當心感染與慢性發炎

先天自然免疫系統是負責幫助身體對抗外來感染源的第一道防線,先天自然免疫疾病分為兩大群,自然免疫缺損(所謂功能缺乏者),會有反覆或嚴重的細菌、黴菌、病毒、結核菌或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尤其是皮膚膿瘍、蜂窩性組織炎、淋巴腺炎、牙齦炎、骨髓炎、器官膿瘍、傷口癒合不良或新生兒臍帶延遲脫落;而自然免疫系統功能過高(所謂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則會有反覆發燒、皮疹、關節炎等各種疾病,常以不尋常之慢性發炎表現。

先天免疫疾病多 應量身打造專屬個人化治療

俞欣慧醫師補充,先天自然免疫疾病機轉十分多樣且複雜,這類病人依照臨床診斷的流程,依病情需要安排免疫功能評估或基因檢查,再量身打造個人化的專屬療程。有些患者可透過預防性抗生素或抗黴菌或抗結核菌藥物治療穩定病情;慢性肉芽腫病可以施打丙型干擾素增強自然免疫功能;補體缺損症當中少數類型可使用生物製劑治療;自體發炎症候群患者則需要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細胞激素IL-1或TNF拮抗劑)等治療;若嚴重型自然免疫缺損則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

《原發性免疫缺損症》指引發表 盼免疫缺損兒獲良好治療

台大醫院小兒科教授暨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前理事長楊曜旭說明,在兒童疾病的領域中,因先天免疫不全所引發的原發性免疫缺損症較為少見,由於過去醫療資源比較缺乏,很多免疫不全的兒童才出生沒多久就莫名頻繁感染,甚至因為無藥可醫就因此離世,十分感慨。為了幫助更多罕病兒童,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集結許多小兒免疫專科的醫師,投入製作原發性免疫缺損症的治療指引,期望透過這本治療指引,提升醫學界對於原發性免疫缺損症的認識,讓這群罕病兒童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

配合醫囑治療 罕病兒童也能與一般人無異

俞欣慧醫師也強調,患有先天免疫缺損的兒童需要長期接受治療,配合醫囑大多患者都可以正常生活、就學,不過也要提醒,免疫系統不全者,不可以服用生食(例如生魚片、半熟雞蛋、生雞蛋)或是不新鮮的食物,在秋冬流感與肺炎肆虐期間,也要做好呼吸道的保護,勤洗手(肥皂或酒精乾洗手)、戴口罩,均衡營養與正常作息,以避免細菌與病毒的入侵。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避孕藥說不定可以預防流感、避免流感病情惡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荷爾蒙黃體素(Progesterone)可幫助預防流感併發症,肺部細胞若受損,黃體素也可加速受損細胞復原,而許多避孕藥都含有黃體素成分。 補充黃體素 減少流感併發症風險 生育年齡女性出現流感相關併發症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過動兒早有跡象!不少家長等到孩子上課坐不住、常與同學打架,被老師視為「壞學生」,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過動症。根據醫師臨床經驗,其實過動兒在幼兒時期就有跡可循,例如常哭鬧、不好帶,在父母眼中可能是「磨娘精」的孩子,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透過早療能有效改善。 過動症不分老少 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低能量靜脈雷射光療法在最近爆紅,此療法在國外已流行一陣子,有很多政商名流即靠此來抗衰老;在國內,則是從前副總統蕭萬長開始紅起,據了解,他在台北榮總接受肺癌治療後,即曾經使用此療法復健促進健康。 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圜叡表示,根...

閱讀詳情 »

  樂於當女人的我有時也會覺得當個女人好累,除了要面對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外,因為作息和為了工作進度習慣憋尿的關係,難免會有些難以啟齒的困擾,但我真的不想常常靠藥物來解決啊!最近接觸到了能擊退換心情的惠生研好欣情快樂益生菌、和私密呵護的惠生妍靚美莓機能益生菌,這兩樣產品都添加了由益生菌權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