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翻轉三陰性乳癌治療困境 免疫療法助延命

翻轉三陰性乳癌治療困境 免疫療法助延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可見乳癌嚴重威脅女性同胞的健康。醫師表示,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最為棘手,過去被視為「乳癌界的最惡霸」,幸好隨著免疫治療的發現,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也出現新曙光!

什麼是「三陰性乳癌」?

乳房腫瘤表面最常見的三種受體中,有二個與荷爾蒙相關,分別為動情素受體(ER)與黃體素受體(PR),另一則是與生長因子相關的HER2受體。當乳房腫瘤細胞不帶有以上三種受體時,就稱之為「三陰性乳癌」。

雙和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洪進昇表示,在乳癌的治療上,會依據腫瘤的特性採取不同的用藥。通常在乳癌確診後,會進行手術切除,並採樣化驗癌細胞,若是荷爾蒙受體呈陽性,可以使用荷爾蒙藥物;如果是HER2生長因子呈陽性,也有標靶藥物可以使用。而「三陰性乳癌」是以上三種皆為陰性,所以無法鎖定治療方針,只能選擇化療藥物並持續追蹤,一旦復發或轉移,惡化速度將加快,所以在過去被認為是乳癌當中最可怕的一型。

三陰性乳癌治療瓶頸:單用化療易失效

洪進昇進一步解釋,「三陰性乳癌」占全部乳癌的15%至20%,常見使用的化療藥物為小紅莓或紫杉醇,初期效果不錯,但若是癌細胞有抗藥性,無法在一開始的化療就清楚,常常在一年半到二年半左右就會出現復發或是轉移,且隨著每次更換化療藥物,藥物有效時間也逐漸縮短。一般來說,「三陰性乳癌」轉移以後的存活率,平均大概只有十五個月左右,有很多病人可能都來不及接受三線以上的化學藥物治療。

曾經有一名年近60的患者,因觸診摸到硬塊,切片確定為早期三陰性乳癌,手術治療後一年復發,且出現肺部和皮膚轉移,經化學治療,雖然皮膚轉移看似獲得控制,但仍不敵整個癌細胞的侵襲,從復發到離世不到一年時間。醫師感嘆:「如果當年有免疫治療,或許患者就多了一個希望!」

免疫治療併用化療 晚期三陰性乳癌治療現曙光

「三陰性乳癌」過去二十年在化療用藥上未見突破,晚期患者只能不斷地更換化療藥物,治療選項也有限。洪進昇指出,目前最新的研究發現,有些癌細胞會出現PD-L1的蛋白質表現,來躲過身體免疫細胞的攻擊。因此,藉由免疫治療,想辦法讓PD無法發揮作用,就可以讓身體的免疫細胞重新辨識出癌細胞,進而壓制癌細胞的生長,延長三陰性乳癌患者的存活期。

洪進昇強調,晚期三陰性乳癌目前手上可以使用的武器真的很少,而免疫療法搭配化療的組合,可讓一半以上有PD-L1表現的晚期乳癌患者存活超過二年,甚至有四成的病人,存活期可以超過三年以上,這跟只用化療的病人,平均存活不滿一年半相比,有相當顯著的差別。希望政府方面,能夠盡快給予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開放免疫治療相關健保給付,造福這群藥物選擇使用相對弱勢的乳癌病患。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長達32年,而降低癌症致死率及有效的個人化醫療,一直是醫界研究的醫療重點。為此,台北醫學大學特別擴大舉辦癌症新知研討會,邀請各國專家學者,聚焦癌症領域最新研究發展。台北醫學大學27、28日,舉辦「2014國際癌症新知研討會」、「第11屆前瞻生物醫學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傳統拔智齒是直接拔除,但有2成患者恐造成永久性的顏面神經麻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團隊,利用「牙冠切除暨牙根牽引術」,避免直接傷害下顎齒槽神經,利用矯正及牽引的方式拔除長歪的智齒,目前已成功完成1、200例。根據國外研究顯示,下顎齒槽骨的位置靠近下顎牙齒的牙根,造成...

閱讀詳情 »

隔夜茶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喝,因此都把它扔掉。但是,在沒有變質的前提下,你可知道隔夜茶是個養生法寶嗎?編輯推薦隔夜茶的8種養生功效,讓你重識隔夜茶,盡情享受隔夜茶的妙用吧。1、隔夜茶中含有豐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濕疹、牙齦出血等,均可用隔液茶漱口治療。瘡口膿瘍、皮膚出血也可用其...

閱讀詳情 »

相信這句話:“天下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看了這篇文章就知道了,哪怕我們每天只用些零散的時候捏捏手,都會讓自己漂亮起來呢,只是有一點,必須得堅持!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氣皆上註於面。其實,我們的臉還充當了健康顯示屏的作用,那些惱人的痘痘、斑點等,往往反映了內分泌的狀況,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