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全球失明主因 AI有助及早發現眼睛病變徵兆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全球失明主因 AI有助及早發現眼睛病變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確診後即使已在控制,還是需要注意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一位不到四十歲的年輕人雖然糖尿病控制得宜,但沒想到在做眼底鏡檢查時,卻發現視網膜已經有出血與滲出物等病變症狀;醫師提醒,視網膜病變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就會發生,當確診糖尿病後,一定要立即進行視網膜檢查,阻止病變持續惡化下去。

血糖控制得宜仍視網膜病變 醫師這樣解釋

偉銘(化名)在不到四十歲之前就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確診之後也很聽醫生的話積極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也都控制在七以下;但令偉銘意外的是,在做眼底鏡檢查時,竟然發現自己的眼底有一些出血的狀況,甚至還有滲出物的產生。

「像視網膜這種小血管、神經的病變,有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經在進行當中。」知名診所院長杜柏村說,從糖尿病前期進展成為糖尿病,平均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但在這段時間中高血糖就可能會對大小血管造成影響,才會出現像偉銘這樣的狀況。

杜柏村醫師解釋,視網膜會出現病變最大的原因就是高血糖;高血糖會造成血管硬化阻塞,而我們的視神經需要小血管供給養分;若長時間沒有足夠的血流供給,包括視神經、黃斑部等視網膜組織都有可能會出現病變。

根據統計,亞洲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近3成罹患視網膜病變,另一資料也顯示,糖尿病史達二十年後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人數更高達八成之多,顯見糖友除了剛確診糖尿病時需進行眼底檢查外,也應安排定期檢查。杜柏村醫師指出,許多糖尿病患以為視力問題都是突然出現的,但事實上卻是高血糖長期累積所造成的傷害。

杜柏村醫師認為,病患會沒有感覺主要是因為受傷害的部位,沒有出現在眼睛視野的中央,再加上鮮少有人會隨時追蹤眼睛狀況,對這樣的慢性傷害多半是無感的,直到傷害影響到視力後,才驚覺怎麼視力會出現問題。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全球失明主因 AI有助及早發現眼睛病變徵兆

AI人工智慧檢測儀器 助糖友及早發現眼睛病變徵兆

所幸現在有加入糖尿病照護網的糖尿病患,至少都會要求每年都要照一次眼底鏡,而且許多糖尿病專科診所也引進了高科技的眼底鏡儀器,可以利用AI人工智慧協助及時判讀眼底的狀況。

杜柏村醫師解釋,非散瞳性的眼底鏡檢查不須點散瞳劑就可以直接進行,在機器前經由光線照射後就可以照出一張很清楚的眼底照片,儀器會透過內建的AI智慧軟體解析照片,最後做出判讀提供醫師參考。

杜柏村醫師也提醒,通常罹患糖尿病越久、病情控制越差者,是罹患視網膜病變的高危險群;此外,像是三高、腎臟病、抽菸、肥胖等等,都是要注意的危險因子;除了每年固定進行一次眼底檢查外,醫師也會依照病情狀況縮短追蹤頻率,糖尿病患一定要配合檢查;如果服用藥物血糖依舊控制不佳,最好與醫師進一步討論選擇更適合的方式,千萬別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影響了一輩子的視力健康。

MAT-TW-2001167-1.0/11/2020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三九養生堂 )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的生物想要生長就需要經歷蛻皮這一階段,而在生活中我們人類想要獲得生長也是需要蛻皮的,但是你知道嗎?人的蛻皮如果不是發生在適宜的時節,那就有可能是患上疾病的徵兆,或者是我們做了錯誤的事情所導致的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不適宜的時節中,出現蛻皮這種現像是哪...

閱讀詳情 »

via 近二十餘年來,由於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病率都有增加的傾向。多數研究認為,大腸癌發病率上升的原因與高脂肪飲食和運動不足等生活方式的改變相關。日本、德國、美國均已立法,規定50歲以上的公民每年接受一次大腸癌普查。 調查顯示,國內大腸癌的...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荊楚荊門 ) 這絕對是大家都最不想看到的畫面!! 上完廁所馬桶蓋不放下竟然會跑出… 不過,這種事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首先,老鼠要在管線裡頭跑來跑去,這點大家應該沒有什麼意見吧!接來來,就衍生出了兩個疑點,分別是:老鼠怎麼跑進馬桶裡頭這麼曲折又狹窄的管線?它們被沖走的...

閱讀詳情 »

你還在挖鼻孔嗎?身體這7個部位碰不得 如果不是洗澡千萬別再摸臀部了,還有耳朵搔抓、揉眼睛、摸臉、摸陰毛等,手放嘴邊也會引起口腔潰瘍哦!今天要告訴你身體哪個部位是不能摸的呢?   你發現有空或緊張的時,都會去碰嘴、鼻子嗎?其實大家都知道手上有細菌,但卻控制不住,今天就來為你介紹,為什麽身體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