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首間「健康肺氣喘神盾醫院」 亞東醫院立氣喘照護標竿

全台首間「健康肺氣喘神盾醫院」 亞東醫院立氣喘照護標竿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氣喘是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約有3億人為其所苦,台灣氣喘患者也不在少數。然而,仍有許多患者對「氣喘」存有迷思,例如:「我又沒有喘,為什麼是氣喘?」「沒有發作就不需用藥!」「吸入性藥物中含類固醇應不要用?」等。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患者對氣喘的認知大幅影響治療順從度,因此,台灣胸腔重症醫學會2017年與國際知名藥廠合作推出「健康肺計畫」,旨在宣導正確疾病觀念,透過舉辦教育課程、衛教活動,讓患者從中獲取正確衛教知識及良好照護。到現在計畫也再度升級,由政策端整合產、官、學、醫資源,衍生出更穩固、更深耕、更全面性地健康肺神盾計畫,協助讓氣喘患者照護品質再提升。

吸入性藥物使用存有迷思 醫:需建立正確觀念

吸入性藥物使用方式與一般所熟知的口服藥物差異甚大,氣喘患者又需長期規律使用,因此對患者來說,學習吸入型藥物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有效達到治療效果。然而,患者有時會誤以為氣喘僅有急性發作時需用藥,或以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取代治本的藥物(吸入型類固醇藥物),鄭世隆主任說,這些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觀念」。

短效支氣管擴張劑效用短 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氣喘需規律接受治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患者氣道與一般人不同,長期處於過度敏感,容易發炎、氣管腫脹的狀況,如空氣中汙染物、懸浮粒子一多,可能會造成氣喘患者病情更不穩定,甚至需住院治療。因此,在治療上普遍需穩定使用抗發炎、抗過敏的藥物,才能讓氣道敏感、發炎狀況解除,並使氣管穩定擴張。

而短期支氣管擴張劑,目的只是在短時間內讓氣管擴張,進而緩解急性症狀,並沒有處理氣道發炎、過敏的問題。鄭世隆主任補充,根據統計,一年用超過3支或每天用2口短效支氣管擴張劑,都會使氣喘發作率及住院率上升;如一年用到6支、9支,嚴重程度更是會加倍成長,一年使用12支以上甚至會增加氣喘死亡的風險。鄭世隆主任提醒,許多患者仍不了解錯誤使用藥物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因此,更需要透過全面性宣導來達到衛教普及,不要常使用或過度依賴短效緩解藥物,要使用正確的藥物,讓患者實質上遠離急性發作風險,且獲得良好的疾病控制。

智慧化資訊整合 氣喘衛教知識帶著走

鄭世隆主任說明,健康肺神盾計畫除了衛教及藥物治療管理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智慧化的資訊整合」,透過資訊平台,整合患者用藥情形及醫院端提供之個人肺功能檢測結果,再加上即時的天氣、空汙指數等環境狀況供患者查詢,將環境、用藥及衛教作完整結合。

這樣的資訊整合系統,可從三方面協助氣喘患者獲得良好照護,第一,利用智慧醫療雲端科技在氣喘患者藥物使用上做良好管理,達到減少及監督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第二,民眾可經由隨身的電子產品獲取氣喘治療上的輔助,透過平台上的衛教資訊連帶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用藥觀念;第三個,落實上、下轉診,當氣喘患者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後,可下轉至社區基層醫療院所,讓患者能更便利的獲取醫療協助,減少就醫等待的時間,如病情控制不良時再轉回至醫學中心,緩解急性氣喘發作。

鄭世隆主任強調,透過這些面向的結合,能讓正確衛教觀念觸角更多元、更廣,也是醫界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 肺阻塞患者疫情期間要注意什麼?

過度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氣喘患者為方便性失了安全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特別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網路訊息都非常多,當中有個名詞「ACE2」經常被提出,專家解釋ACE2是細胞膜的受體,作用在於穩定血壓與內分泌等功能,然而冠狀病毒也正是經由此通道,跑到細胞內繁殖。至於冠狀病毒對不同人種的細胞膜受體ACE2是否存在差異,目前並沒有觀察到差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疫情延燒,宅經濟正夯,導致許多人不到外面餐廳用餐,也不去健康房運動,飲食習慣變差加上常吃零食,使得血脂偏高,甚至必須持續服用降膽固醇產品。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服用這類藥物時,應避免攝取紅麴、葡萄柚汁以及燕麥,才能減少藥物做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問題。   林經理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高中以下學校開學,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卻發佈台灣第1例COVID-19(武漢肺炎)小學感染者,是第27例感染者孫子,也是台灣第31例確診患者。目前在隔離病房收治,防疫單位正追查假期間有無同儕接觸。另外,因應開學放寬兒童口罩購買條件,每人可持3張兒童健保卡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蟬聯10大死因第一位已經數十年的時間,一般人聽到癌症都聞之色變,而血癌又是其中特別的一種分類。其不像肺癌、大腸癌等有分期,因為人體全身都有血液,一旦血液內出現癌細胞,就是全身都有了,所以,血癌一發現就是第四期、末期的意思。血癌有4種 65歲以上罹病率為萬分之1血癌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