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180萬人B肝帶原且無症狀 若長期發炎恐變肝癌

全台180萬人B肝帶原且無症狀 若長期發炎恐變肝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天約有15人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且在肝癌患者當中有高達70%的人是B肝,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雖然自1986年起,新生兒已全面接種B肝疫苗,但35歲以上中壯年和老年族群,是沒有接種疫苗的,因此目前台灣還有約180萬「B肝帶原者」,肝癌預防仍然迫切。

Q:B肝帶原與慢性B肝代表什麼?

台大醫院內科醫師蘇東弘表示,當HBV病毒進入肝臟細胞長存,就會成為B肝表面抗原帶原者,代表這時候肝臟還沒有發炎,但其中約40%會有肝臟發炎而形成慢性的B型肝炎。B肝的傳染途徑主要為血液或體液接觸,台灣自1986年後的新生兒都納入疫苗接種計畫,因此超過35歲是帶原者數目的分水嶺,目前約有180萬名的B肝帶原者,且高達多數人無病徵也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

儘管已經接種疫苗的人,常接觸體液或血液者仍有可能是高危險群,例如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注射藥癮者、同住者和性伴侶為帶原者、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等。

Q:就算有慢性B肝,只要肝指數正常,而身體沒有不適就代表沒事?

不是!蘇東弘說明,慢性B肝的嚴重程度不是只看肝指數ALT或症狀,而與HBV DNA(病毒)量、發炎狀況,及肝臟纖維化或壞死情形密切相關,建議病友應積極回診追蹤病情,並向主治醫師確認自己的病況和用藥需求。

Q:就算有慢性B肝,只要醫師沒開藥就代表沒事?

不是!蘇東弘表示,慢性B肝是否須用藥,與病毒活躍程度和肝臟保護需求相關,與「症狀沒有直接關聯」,醫師用藥會考量健保給付規範,引此建議病友應積極回診追蹤病情,並向主治醫師確認自己的用藥需求和給付資格;必要時可考慮自費用藥。

Q:定期做超音波檢查,慢性B肝就不會發展成肝癌?

不是!蘇東弘指出,超音波檢查的目的在於及早發現肝癌,檢查本身不會增加或減少肝癌發生風險,慢性B肝達到功能性治癒(HBV DNA和HBsAg都偵測不到,anti-HBs抗體生成,肝指數ALT恢復正常),肝癌風險才會明顯下降;但即使功能性治癒,病毒也可能再活化,因此仍需維持定期超音波檢查和其他追蹤檢查。 

【延伸閱讀】

被蚊子叮會染B肝、熬夜會爆肝? 醫:全錯!

B肝患者每年做「1事」 防發生肝癌三部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的眼鏡曾被小孩把玩嗎?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每5對近視父母,就有1對曾發生角膜受傷。醫師指出,3歲以下的小孩,常將眼鏡當作玩具,隨意在父母臉上拉扯,就容易造成鏡片刮傷角膜、結膜出血。近視雷射手術 術後隔天視力1.0通告藝人方馬丁分享,他有近視困擾長達15年,經常超時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你還在飽受乳癌化療後,造成身體不適之苦嗎?現在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已可以預知十年內的乳癌復發機率,並能藉此決定乳癌手術後是否要做化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醫學主治醫師陳豐仁表示,現在乳癌患者接受乳癌基因檢測,據統計約46%的患者於術後不用再接受化療,推估過去一些手術後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雙十連假即將到來,不少人打算出國旅遊,但旅程中最怕身體出狀況!臨床上,許多「隱眼族」因超時配戴、清潔保養不當,造成眼睛乾澀、紅癢,甚至刺痛,玩樂心情也大受影響。專家建議,出國旅遊時最好選擇日拋,搭機時盡量避免配戴,以免眼睛更加乾澀不舒服。隱形眼鏡發明 較美觀、便利台灣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7歲的陳燕銀是資深糖尿病患,罹患35年來,每天日行萬步、量血糖6次,糖化血色素維持7以下,可說是糖友模範生;但8年前,她參加高階健檢時,卻發現3條冠狀動脈全阻塞,當下不願接受事實、尋遍各國醫師,最後引發心絞痛才決定動手術,放了4支心臟血管支架。糖尿病患 少活12年糖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