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身麻醉手術不用怕! 精準麻醉為病人全面把關

全身麻醉手術不用怕! 精準麻醉為病人全面把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手術的進步讓麻醉需求日益提升,在傳統手術麻醉中,主要仰賴麻醉專科醫師經驗,因此部分開刀病患可能因麻醉深度不足,或是個體上差異,產生疼痛、躁動、甚至術中清醒而帶來極大恐懼感,大大影響手術進行與安全;抑或麻醉太深,造成生命徵象不穩定、延遲清醒、術後全身無力,對開刀體驗與術後麻醉副作用影響深遠。現在透過新的監控儀器與更精準的麻醉方式,可提供需「全身麻醉」之各項手術病患,更佳的麻醉品質! 

當麻醉深度可量化 麻醉品質精準且安全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主任級醫師鄒美勇說明,在講究精準醫療的時代下,麻醉醫學不斷朝向精準化邁進,同時也為患者獲得更佳的麻醉品質持續努力。目前臨床上「精準麻醉OMT」採用精密的肌肉張力監測器,搭配專一作用之速效逆轉劑,透過將麻醉深度量化成數據,協助麻醉醫師精準掌握患者最適麻醉深度,同時可正確判斷術後移除呼吸器時機,提升手術安全性。

鄒美勇理事長形容,「就像飛機起飛後若有迫降需求,能更精準、快速且平安的降落,不但可維護術中、後安全,也能讓病患有更佳的手術品質與麻醉體驗。」

麻醉清醒是關鍵! 速效逆轉劑助力病患快速甦醒

精準麻醉OMT中搭配的速效逆轉劑,是讓病患迅速甦醒的關鍵。鄒美勇理事長指出,需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都必須給予肌肉鬆弛劑,在術後,傳統逆轉劑有相當高比例仍有麻醉劑殘留的風險,可能導致患者術後易出現噁心、嘔吐、肌力恢復緩慢等不適副作用,甚至因呼吸道反射受到抑制,術後更容易發生吸入性肺炎危險。而速效逆轉劑是直接與肌肉鬆弛藥物產生作用;據國外大型研究報告指出,速效逆轉劑相較傳統逆轉劑作用快了近82%,平均讓病患於術後2.7分鐘內甦醒,也降低了52%噁心嘔吐的相對風險,麻醉品質提升許多!

「麻醉醫師是手術過程中,患者最重要的生命安全守護者。」鄒美勇理事長強調,任何手術無論大小,麻醉常是手術成功與否最關鍵的一環,全身麻醉必須讓患者不會痛、不知道及不會動,這三者都關乎手術安全性與品質,缺一不可;而今已有更精準的麻醉方式與技術可以選擇,不啻為患者的福音。


【延伸閱讀】

怕痛不敢做大腸鏡? 麻醉無痛揪出病灶

常被誤認老人慢性病 多發性骨髓瘤侵襲銀髮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近七旬的王媽媽(化名),一直都害怕看醫生,因此即使很早就發現乳房上有腫塊,也故意忽略不理會;直到乳房出現潰爛、身體嚴重不舒服時,才由家人陪同求診。經過診斷後確認,王媽媽的乳癌是已經轉移到肺部第四期。幸運的是,王媽媽的乳癌類型為生長速度相對緩慢、預後也比其他類型來得好的...

閱讀詳情 »

隨著年紀增長關節也開始退化,伴隨而來的就是發炎、疼痛問題,進而影響著長者外出的意願,連帶影響肌力、心肺功能,長久下來就會提高未來的臥床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數據顯示年長者的膝關節退化比例接近2成(連結),亦比常見的糖尿病來的高,顯示退化性關節炎問題也不容小覷! 因此近年來標榜能改善行動力的成分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些皮膚症狀通常到了冬天會相對緩解,只要做好基礎保濕,不太會突然惡化,偏偏乾癬在冬天反而是高峰期,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吳青穎主任表示,溫度低、濕度低加上日照量不足,皆是讓乾癬復發、症狀惡化的原因。小港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翔宇也提醒,應做好保濕、保暖、健康生活,避免病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又有冷氣團報到!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一(22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將明顯轉涼,且時序亦將進入小雪時節,天氣逐漸寒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要多關心家中長者的日常生活起居與活動時的安全,及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慢性病族群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