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身麻醉手術不用怕! 精準麻醉為病人全面把關

全身麻醉手術不用怕! 精準麻醉為病人全面把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手術的進步讓麻醉需求日益提升,在傳統手術麻醉中,主要仰賴麻醉專科醫師經驗,因此部分開刀病患可能因麻醉深度不足,或是個體上差異,產生疼痛、躁動、甚至術中清醒而帶來極大恐懼感,大大影響手術進行與安全;抑或麻醉太深,造成生命徵象不穩定、延遲清醒、術後全身無力,對開刀體驗與術後麻醉副作用影響深遠。現在透過新的監控儀器與更精準的麻醉方式,可提供需「全身麻醉」之各項手術病患,更佳的麻醉品質! 

當麻醉深度可量化 麻醉品質精準且安全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主任級醫師鄒美勇說明,在講究精準醫療的時代下,麻醉醫學不斷朝向精準化邁進,同時也為患者獲得更佳的麻醉品質持續努力。目前臨床上「精準麻醉OMT」採用精密的肌肉張力監測器,搭配專一作用之速效逆轉劑,透過將麻醉深度量化成數據,協助麻醉醫師精準掌握患者最適麻醉深度,同時可正確判斷術後移除呼吸器時機,提升手術安全性。

鄒美勇理事長形容,「就像飛機起飛後若有迫降需求,能更精準、快速且平安的降落,不但可維護術中、後安全,也能讓病患有更佳的手術品質與麻醉體驗。」

麻醉清醒是關鍵! 速效逆轉劑助力病患快速甦醒

精準麻醉OMT中搭配的速效逆轉劑,是讓病患迅速甦醒的關鍵。鄒美勇理事長指出,需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都必須給予肌肉鬆弛劑,在術後,傳統逆轉劑有相當高比例仍有麻醉劑殘留的風險,可能導致患者術後易出現噁心、嘔吐、肌力恢復緩慢等不適副作用,甚至因呼吸道反射受到抑制,術後更容易發生吸入性肺炎危險。而速效逆轉劑是直接與肌肉鬆弛藥物產生作用;據國外大型研究報告指出,速效逆轉劑相較傳統逆轉劑作用快了近82%,平均讓病患於術後2.7分鐘內甦醒,也降低了52%噁心嘔吐的相對風險,麻醉品質提升許多!

「麻醉醫師是手術過程中,患者最重要的生命安全守護者。」鄒美勇理事長強調,任何手術無論大小,麻醉常是手術成功與否最關鍵的一環,全身麻醉必須讓患者不會痛、不知道及不會動,這三者都關乎手術安全性與品質,缺一不可;而今已有更精準的麻醉方式與技術可以選擇,不啻為患者的福音。


【延伸閱讀】

怕痛不敢做大腸鏡? 麻醉無痛揪出病灶

常被誤認老人慢性病 多發性骨髓瘤侵襲銀髮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人生偶有被迫喝酒的時候,像是「長官或長輩逼我喝!」、「來啦、喝啦!不喝就不是朋友喔!」、「喝一口就好!」及「遲到罰三杯!」,上面這些被迫飲酒說詞,您是否遇過?對於對方勸酒時 應該勇敢說不根據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頁「牛轉勸酒文化」徵件活動,歸類出五大拒酒話術,像是聲量最高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去(2020)年台灣人口首次出現負成長,是「生不如死」元年;今(2021)年1月,台灣新生兒僅有9,601人,近27年來首次單月新生兒跌破萬人;今年第1季,台灣的出生人數共34,917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3.6%,人口持續下探,少子化危機之嚴峻,可見一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潮濕環境容易長細菌,你最近一次洗毛巾是什麼時候?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皮膚科醫生AlokVij說,如果毛巾潮濕的時間越長,霉菌、細菌和病毒的存活時間和活性就越長。適當的洗滌很重要 濕毛巾滋生細菌快定期清洗可防止細菌滋生。毛巾在擦拭後變得潮濕,它會在不知不覺中滋生大量的細菌。...

閱讀詳情 »

每逢佳節闔家歡慶聚餐時,您是否煩惱該如何幫牙口不好的高齡長輩準備餐點?國民健康署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參考國際作法、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及配合在地食材,於108年推出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透過食材的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軟硬度」的飲食。之後除積極與跨單位合作,進行相關培訓工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