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鏡檢查還有第二次? 兩動作沒做好需重新檢查

大腸鏡檢查還有第二次? 兩動作沒做好需重新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我好不容易鼓氣勇氣喝了瀉藥,竟然被醫師發現清腸不徹底,難道一定要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嗎?」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大腸鏡檢查前,一旦清腸「服用瀉藥」與「飲食控制」的動作不夠確實,就會影響檢查的進行,降低腫瘤的偵測率,此時必須再找時間重新做一次檢查。提醒要遵從醫囑的重要性,以免花了時間安排檢查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檢查後需要再次複檢嗎? 兩動作沒做好需重新檢查

大腸鏡的軟管約食指粗細,黃任嫻指出,一旦清腸「服用瀉藥」與「飲食控制」的動作不夠確實,很可能會擋住大腸鏡鏡頭,當有糞便堆積在腸子內時,難以看清楚糞便下的腸壁是否有腫瘤、瘜肉、發炎、出血等病變,所以清腸不夠乾淨時,醫生很可能要求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遵照醫師衛教指示 清腸一次完成不再苦惱

即使現有無痛大腸鏡的檢查,可以明顯降低檢查過程的不舒服,但檢查前的「瀉劑清腸」、「低渣飲食」、「清淡飲食」,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非常舒服的經驗,然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清腸效果,黃任嫻強調務必遵照醫師衛教指示的重要性,以免花了時間安排檢查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除此之外,若是在檢查時發現瘜肉的人,醫師建議患者,需定期再做大腸鏡的追蹤檢查。

檢查後要注意什麼? 觀察血便、腹痛、發燒反應  

儘管大腸鏡檢查後極少會出現出血、大腸穿孔等併發症,大腸鏡畢竟屬於侵入性的檢查,黃任嫻提醒,民眾返家後仍須注意是否有血便、腹痛、發燒等情況,如有這些症狀應提早返診就醫。另外,檢查如有接受切片或瘜肉切除的處置,腸子內壁很可能會有傷口,飲食選擇上,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先選用偏軟、低纖維,好消化的食物,並視傷口情況,於檢查完畢後,詢問醫師適合的飲食內容與天數。

【延伸閱讀】

大腸鏡怎麼做才正確? 醫提出這幾點關鍵要素!

糞便潛血篩檢異常 大腸鏡檢查揪病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尿失禁非老人專利!根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所公布的「2019 泌尿健康大調查」結果顯示,台灣50%35-54歲世代曾有漏尿問題,且90%以上民眾誤以為漏尿是「膀胱無力」等錯誤認知。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醫師指出,肥胖、便祕等都是尿失禁風險因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關注血糖的變化 持續監測是根本現代人普遍生活作息不佳,壓力太大下容易暴飲暴食,導致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提高,又常有糖友因聽信坊間流言,誤用民間療法,延誤就醫使病情加重,進而引起併發症,造成不可逆的情況發生!葉昭明藥師說,糖尿病雖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只要長期持續性監測血糖,記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有以下症狀嗎? 身體易疲倦、臉色蒼白、容易覺得冷等,小心你有潛藏的缺鐵危機!!!根據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礦物質中鐵攝取情形,女性1-44歲攝取量均低於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男性則於13-15歲攝取量低於DRIs,其可歸咎於成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40歲從事木業工作的某患者,五年前為了照顧重病父親且兼顧事業,在醫院與工作蠟燭兩頭燒,讓他忘了自己的健康,當發現自己的脖子異常腫大時,甲狀腺節結已造成日常生活困擾。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診斷科林偉哲主任表示,傳統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有觀察、藥物治療、手術切除,目前還有新型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