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思覺失調症青少年藝術創作 鼓勵憂鬱患者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一名約16歲的青少年阿欽(化名),他在國二時罹患了思覺失調症,開始經驗到聽幻覺和不安,學業也因而中斷,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後,除了定期藥物治療,目前也轉介到在社區復健中心持續復健,病況比較穩定後開始藝術創作,例如版畫、羊毛氈、黏土等,創作非常豐富。

王明鈺說,隨著藥物調整與復健,阿欽病況慢慢穩定,也對週遭的人事能夠更加融入,常常帶他的作品與醫師分享。有一次阿欽在情人節,自己手折了紙玫瑰送給她,王明鈺深受感動「到了這種年紀,還有人送花,真的揪甘心,也很開心,更加鼓勵阿欽發揮長才多多創作或往藝術發展。」

思覺失調症青少年藝術創作 鼓勵憂鬱患者
▲思覺失調症青少年16歲的青少年阿欽(化名) 藝術創作,例如版畫、羊毛氈、黏土等,創作非常豐富。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王明鈺在門診中還診治了一位因身體疾病使得工作中斷,情緒低落,陷入嚴重憂鬱的中年女性阿芳(化名)。在門診時,王醫師以阿欽的故事鼓勵阿芳。阿芳看到阿欽並沒有被幻聽給打敗,還是不斷創作,因此被鼓舞,也把家裡珍藏的畫筆和顏料送給阿欽,鼓勵阿欽繼續創作。阿欽收到禮物很開心,除了用收到的畫筆畫了一幅畫再送給阿芳,也將自己創作的比卡丘黏土送給醫院當作其他接受注意力訓練的孩童的獎品,阿欽也決定今年九月復學攻讀設計。這一種愛的傳遞,讓患者透過藝術交流,彼此有正向發展,也是能增進自我價值與利他的感受,加強了治療的效果。

思覺失調症青少年藝術創作 鼓勵憂鬱患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王明鈺把阿欽的創作掛在身心科診間,讓前來就診的患者,感受到藝術氣息,控制情緒,阿欽目前也受到鼓勵參加了精神健康去汙名化的繪畫比賽,希望藉此告訴社會大眾,精神疾病並不可怕,持續接受治療,病況終究可以得到穩定,可以正常上班上學,不會是不定時炸彈。

王明鈺指出,思覺失調症較常發生於年輕族群,患者會出現妄想或幻覺等等精神症狀,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神經疾病,原因不明,多數以藥物治療緩解症狀和延緩惡化,目前也有長效針劑針,對不願意口服藥物的患者是一個很方便的選擇,一個月甚至三個月打一劑,讓生活持續穩定。另外透過心理治療或是藝術創作,也可讓患者學習如何因應症狀,控制情緒,穩定病情。

相關推薦

1部名叫「滋養」(Nourish3D)的3D列印機器,可將7種不同的營養成分與風味層層堆疊,製作成個人化的日常營養補充水果軟糖。 在倫敦的食品科技周,有1家公司用3D列印為個人量身打造營養補給品,將7種不同的營養成分與風味層層堆疊,製作成1顆顆日常營養補充的水果軟糖,在展位上相當吸睛。 這台名叫「滋...

閱讀詳情 »

癌症化療引起的副作用,除了常見的癌因性疲憊症外,還包括食不知味、嘔吐、頭暈腹瀉、便秘、手足發麻、掉髮、記憶力減退等問題。中醫師陳瑞聲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副作用,主要是因為體內受到化療藥物影響,造成骨髓抑制,使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此時若輔以中醫保護骨髓黏膜及造血功能,便能補足患者抗癌體力、減...

閱讀詳情 »

36歲劉小姐是遊覽車隨車小姐,與司機在清潔車內座位時嬉戲,不小心讓清潔用高壓氣體噴入口腔內,立即感到胸痛與喘不過氣,經就醫檢查為口腔黏膜受損,胸部與腹部都有氣體灌入,致有氣胸與縱膈腔積氣,緊急置放2側胸管後,並施打抗生素等治療,已經出院返家休養。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重症醫學部張宇智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