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當心!台灣研發全球首份成癮量表 逾2成國小學童驚成「手遊課長」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整天滑著手機不肯放手,你是否也曾擔心孩子是不是「手遊成癮」了?答案可能得叫台灣家長憂心了。國衛院今(1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研究團隊利用自行研發的全球第一套「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針對全台上萬名學生進行調查,赫然發現屬於成癮情形的使用者,除了使用時間明顯較長外,也更願意花錢玩遊戲,逾2成國小學童已變玩家口中的「課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的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已正式歸類為精神疾病,其中「手機遊戲成癮」類型近年來更受到極大關注。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癮,主要可透過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等方面,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過去,精神科醫師一般在判定電腦的網路遊戲成癮症時,通常以約1年的觀察期為準,但林煜軒說,現今玩家對手機遊戲忠誠度較低,同時間可能玩數個遊戲,要判斷有無手遊成癮,觀察期可以縮短至3個月左右。

林煜軒進一步發展出全球第一套「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PMGQ),量表共分為標準版(共12題)與簡式版(共4題)兩種版本,提供手機使用者針對最近3個月接觸手機遊戲的情形進行自我評估。

研究發現,若是簡式版本的得分高於10分以上,就需注意可能有手機遊戲成癮的情形,研究團隊更讓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接受調查,當中更抽出113位高中生,進一步接受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診斷,結果發現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的結果非常一致。

林煜軒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發現,屬於成癮情形的使用者,除了使用時間明顯較長外,也更願意花錢玩遊戲,在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中,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呈現明顯的差別,國小學童為21.4%,國中生為36.3%,而高中生則高達42.2%,皆明顯高於一般學生的手機遊戲消費情形,值得家長多加關注。

這份量表的研究成果於去年也被刊登於國際網路心理學頂尖期刊《網路心理學、行為與社群網路》《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要知道自己手機是否使用過度?林煜軒研究團隊亦自行研發手機程式「Know Addiction」,可以了解滑手機的時間、次數,並給予自動提醒。林煜軒提醒,一旦嚐試減少使用,遊戲成癮現象仍無改善者,最好求助社區健康中心、心理師等專業協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抽菸一口黃黑牙 男狂用「美白牙粉」竟嚴重磨損琺瑯質

只要「一滴血、一滴口水」! 出生7日內能精準篩檢聽損兒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單日死亡人數又往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66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263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而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死亡人數依舊居高不下,且比前二天都再向上。陳時中坦言疫情雖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不明顯」,還要持續...

閱讀詳情 »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北市好心肝診所被爆私自打疫苗。台北市政府今天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市長柯文哲表示,除了好心肝診所外,小禾馨診所拿了85瓶,和眾診所也拿了2瓶。針對診所違規施打疫苗相關問題,柯文哲上午在北市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有多少證據就講多少話,出...

閱讀詳情 »

今天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立法院備詢,其中國民黨立法委員曾銘宗問及未來台灣疫苗能不能混打,陳時中首度鬆口,表示如果有更多的科學證據,證明混打的效果會增加,以後很有可能會開放。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看過很多國外論文,都顯示疫苗混打對人體的保護力更高。陳時中昨回應,目前指揮中心的專家小組並沒有給出「疫苗混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連假即將展開,政府不取消連假之下,如何維持三級警戒不出現防疫破口?指揮中心除了呼籲民眾待在家、非必要不返鄉之外,今(10)日再出手要管制連假期間的高速公路流量,將採匝道儀控把高速公路的車流量壓在「平常連假交通量的2分之1以下」。 勸說民眾不返鄉,中央流行疫情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