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兩姊妹同罹「這癌」 遵循治療存活率達9成

兩姊妹同罹「這癌」 遵循治療存活率達9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國三的女學生發現脖子單側異常突起,就醫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結節,進一步穿刺後確診為惡性腫瘤。由於部分甲狀腺癌與遺傳有關,醫師建議父母及雙胞胎妹妹接受甲狀腺檢查,沒想到意外揪出妹妹也有甲狀腺癌,所幸兩姊妹及早發現與治療,手術切除腫瘤後復原良好,僅需定期回診追蹤。

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 良好治療預後佳

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鄭世平指出,甲狀腺結節實屬常見,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結節大多不切除,僅需定期追蹤;若確診為惡性結節(又稱甲狀腺癌)則以手術治療為主。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男女罹患比例約為1:4,但甲狀腺癌是預後良好之癌症,非第四期之患者10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呼籲病友遵循治療。

甲狀腺位置近聲帶 輔以神經監測治療更準確

甲狀腺位在頸部喉結附近,其位置靠近聲帶,因此不論何種手術方式都有可能傷及控制聲帶的喉返神經,造成術後聲音嘶啞等後遺症。鄭世平說,手術的經驗與技術是降低神經傷害的重要因素;不過,為避免不必要的神經傷害,甲狀腺手術搭配神經監測儀的應用在國內已經十分普及,可協助醫師更準確地避開神經並將腫瘤完全清除。

降低神經損傷風險 這三大類患者宜使用

鄭世平醫師補充,此系統能清楚判斷神經及血管、確認神經的功能性,但需自費使用,臨床上建議以下三類型患者需輔以使用:甲狀腺癌症疑似有周圍組織侵犯者、曾接受頸部手術恐有組織沾黏者、腫瘤過大壓迫或改變正常解剖構造者。若患者經濟能力許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於術中搭配使用,可降低神經損傷風險。

暴露輻射、家族史者 應留意甲狀腺疾病

鄭世平醫師提到,目前甲狀腺癌罹病原因不明,有家族史之民眾,或曾經暴露於輻射線環境者,有較高的罹癌風險,建議多留意甲狀腺疾病,若發現脖子附近有腫塊或看起來腫大時,應就醫檢查與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在大量使用各式3C產品的科技時代,現代人一天花了許多時間盯著手機、電腦,因此時常出現眼花、眼酸等文明病,這也讓護眼保健成為許多人重要的健康課題之一,而究竟護眼保健相關議題都在討論什麼?護眼營養素又該怎麼吃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醫師,我母親前兩天又昏倒了。」王小姐憂心地說。「可能是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又惡化了,」醫師蹙起眉頭說,「我們再做一次心臟超音波,評估目前主動脈狹窄的狀況。」「最近已經昏倒3次了,是不是應該開刀換瓣膜?」王小姐問。「主動脈瓣狹窄惡化會危及性命,的確要考慮把損壞的瓣膜換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44歲的劉先生,於6年前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陣發性左側頭痛,到神經內科檢查後發現免疫球蛋白(IgG)竟高達7000多,為標準值的6倍以上,進一步安排骨髓檢驗後確診是「多發性骨髓瘤」,且屬於TP53基因突變的高風險患者。經過蛋白酶體抑制劑藥物及化學治療,並接受自體幹細胞...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防疫宅在家,不能出門運動,就連飲食也被受限制怎麼辦?儂編特搜12款初學者好入手的「營養補給品」,讓你在家也可以補充營養,做好防疫。品項眼花撩亂到底該怎麼選?不管是要養顏美容、維持體態、促進腸蠕動...通通有,讓你防疫在家也能補充平常無法攝取的營養!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