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再吵借鏡韓國「普篩」?感染症權威嗆找麻煩 韓國表現根本不如台灣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就是不需要普篩!面對國內不斷有媒體社論要求政府應該進行社區普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大動作請來國內感染症權威出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直言,韓國目前社區感染控制情形不如台灣,偏偏老是有人舉韓國為例子要求普篩,但他有信心說,台灣國內目前根本沒有新冠病毒存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強調,台灣採取的精準防疫是成功的,成功的政策就沒有必要用另一個政策來取代它。

陳時中說,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台灣這麼的安全,為什麼還要講戴口罩、社交距離、實聯制呢?可他已經講過很多遍了,防疫新生活的健康習慣養成是為了開放邊境做超前部署。

陳時中強調,大家都有準備也體認到台灣不可能鎖國,為了一旦開放邊境後防疫不致崩潰,又兼顧振興經濟的目的,就要有一定的保護力,而保護力一得靠藥物疫苗,一得靠防疫新生活,唯有每一個人把自己照顧好了,未來即使有破口,也不致於會快速傳播,每一個國民都有責任內化這些習慣,內化就能形成強大的防禦網。

李秉穎則把話說得更白,強調全面普篩議題已經談了2個月,但他也不下好十幾次公開的說,台灣不必普篩!台灣就是不需要普篩!

普篩的用意是什麼?李秉穎說,只有在對於社區內病毒流行情形不太瞭解時,才需要廣泛性的檢查,以嘗試找出沒有被辨識的感染個案,避免再擴散出去,但台灣已經連續47天沒有本土病例,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李秉穎強調,自己有信心的說,台灣目前沒有新冠病毒存在,如果有個案,一定是境外移入,所以現在要做的重點是防堵境外移入,而不是去找本地根本不存在的病毒感染者。

李秉穎指出,講普篩的人都舉韓國做例子,說韓國因為大規模用得來速普篩,才控制疫情,但為什麼不提,韓國目前社區感染控制情形不如台灣,重點在於我們能夠掌握所有接觸者,沒有讓任何病毒擴散出去,儘管曾有過10例找不到感染源的個案,曾有過漏洞,卻沒有後續感染擴散的情形。

普篩是不得不的手段,但台灣根本沒有這種需要。李秉穎說,單一時間點檢測抗體盛行率可能有偽陽性情形,只是製造更多麻煩而已。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加零中止!俄返台男學生嗅味覺喪失 一採陰不放心二採果然確診

最新修法!吸菸年齡上修至20歲 電子煙加熱菸「類菸品」全面禁賣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0歲左右、罹患糖尿病數年的上班族,近來突然出現龜頭紅腫、包皮龜裂疼痛的症狀,本來不以為意,以為過幾天就會好,加上平常固定看診的是名女醫師,羞於啟齒,結果病情反覆,只好改到另一名男醫師門診求助,這才知道沒有危險性行為的他,其實是...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就算不菸、不酒,有久咳現象也要當心是癌!一名57歲的家庭主婦,平常不抽菸、不喝酒,生活更是規律,雖然偶爾會咳嗽長達1個月以上,卻總以為只是小病症,並不以為意,直到去年5月身體健康檢查,赫然發現肺部有小塊陰影,進一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鼻頭上冒出了小黑點、黑頭粉刺,常叫不少注重外表的愛美人士不除不快!但食藥署特別提醒,鼻頭上密密的小黑點並非全是粉刺,且不少民眾愛用鼻貼布來拔除粉刺,其實也有使用禁忌要遵守,官方就建議一個星期使用一次為宜。 你拔的真的是粉刺嗎?食藥署...

閱讀詳情 »

青光眼早期無明顯症狀,故容易被人所忽略,但若未積極治療恐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諾貝爾眼科張朝凱醫師提醒,若被診斷出有青光眼問題時,建議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以利延緩視力惡化的速度。  青光眼有「視力的小偷」之稱,主要是因為青光眼的病程進展緩慢且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當患者自覺異狀時恐為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