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冠心病恐致心衰 細胞間質療法如拆彈專家解除猝死危機

冠心病恐致心衰 細胞間質療法如拆彈專家解除猝死危機

【NOW健康 陳木森/台南報導】心絞痛、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又稱冠心病),也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對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冠心病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深怕隨時可能突然發病而與親朋好友天人永隔。


動脈粥狀硬化引發冠心病 猶如不定時炸彈


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指出,冠心病發生的主因是3條心臟冠狀動脈之中任1條出現粥狀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內腔變窄或阻塞,使得供應給心臟的養分和氧氣不足,心臟肌肉會因此缺血或壞死所造成。


冠心病與家族遺傳、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肥胖等危險因子有關,現代醫學治療多以控制三高的藥物治療,或是冠狀動脈擴張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裝心臟支架等手術方式延緩疾病的惡化,但往往無法真正消除病人心中的痛,未爆彈仍持續存在。


糖尿病定期回診10年 因冠狀動脈發生阻塞導致心臟衰竭


侯泰宇醫師就以曾收治的個案舉例說明,有1名8旬老翁,因治療糖尿病而在南部的醫學中心定期拿藥將近10年,不僅按時吃藥,飲食、作息和運動都盡量遵照醫囑,但是心臟仍逐漸出現問題,起初是心臟跳動過慢,只好植入人工心臟節律器,開始服用心臟病的藥物,但不久心臟冠狀動脈還是發生阻塞。


醫學中心進一步為患者做冠狀動脈擴張術,並裝上心臟支架,後來冠狀動脈再度阻塞,只好再裝支架,最終心臟血管幾乎都阻塞了。院方考量患者的年紀較大,再次開刀風險高,只得先以藥物控制觀察,病情仍持續惡化成心臟衰竭,住院2到3周後,又會再度因為心臟衰竭而住院,惡化到最後只能躺在床上且無法自行翻身,被醫院的各科醫師宣告無法治療。


細胞間質療法逆轉冠心病 讓患者得到真正的救贖


家屬只好為患者請了2位看護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在家屬也幾乎失去信心時,發現「細胞間質療法」,因為是非侵入性、免吃藥、免打針的安全治療,家屬與患者抱持著最後一搏的心態嘗試。


侯泰宇醫師認為,是因透過改善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環境,使病變的細胞慢慢恢復正常,患者在持續接受約2到3個月後,已能自行起身居家步行,治療3年期間,冠心病不再惡化,還能到籃球場走幾圈,精神和胃口都好轉許多。


現代醫學治療冠心病以緩解症狀為主,侯泰宇醫師認為從上述案例可得知,細胞間質療法可去除動脈粥狀硬化病因,讓患者得以逐漸恢復原有的生理機能與健康狀態,為冠心病患者拆下了那顆不定時炸彈,不再害怕病情惡化而傷神或提心吊膽。


更多NOW健康報導
▸鼻形美醜直接影響顏值 結構性鼻整形5段式調整更自然
▸男人手腳冰冷末梢循環不良 下半身思考能力恐出現障礙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秋連假最後1天,國內今(21)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並無新增本土確診及死亡案例,指揮官陳時中說,「今天加零,我們都很高興」,仍要繼續觀察疫情發展。 對於中秋連假期間各地人滿為患,陳時中表示,不會因此重新加嚴防疫政策,中秋節不少人在海邊沒戴口罩、夜市邊走邊吃,這會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5歲郭先生平日擺麵攤兼看股票賺點小收入,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因此大部份的心思都著重在股市,無奈所持有的股票綠油油一片慘淡,在家藉酒澆愁近兩週,喝了吐、吐了喝,在一次嘔吐時吐出幾口少量的血也不以為意,直至前日再度吐血,被老婆看到了才就醫,確診為馬魏氏症候群,經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方小姐因手肘疼痛無力數月,近期症狀加劇至無法入睡,前往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就醫,才發現他的疼痛是因為工作長期使用滑鼠及鍵盤的姿勢不良,造成的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呂學智醫師表示,家庭主婦、廚師、木工、園藝工作者、貨運人員、電競選手與電腦工作者,因長期重複動作及不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國疫情3級警戒持續兩個月期間,學生不再到學校上課,遠距教學成為不得不的選擇,宅在家使用3C產品也變長,有家長擔憂子女網路過度使用,造成網路成癮及視力受損,致電詢問新竹縣政府衛生局。衛生局也提供四個準則,提供有疑慮的民眾檢視自己或周遭的人,網路使用是否已達成癮。網路成癮成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