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清晨五點趕車就醫 癌末林伯伯車程六小時「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清晨五點趕車就醫 癌末林伯伯車程六小時「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口腔癌第四期的林伯伯,清晨五點趕著出門,為的是要搭上第一班公車,從台東到花蓮慈濟醫院做化療,每周固定一次要到醫院接受治療,每次療程至少三個月。林伯伯從家裡到醫院距離一百多公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搭車再轉乘,光來回車程至少需花費六小時,還不包含在醫院就診等待的時間。每次返家的漫漫長路上,忍受著副作用,林伯伯腦中常常浮起乾脆不要治療的念頭,因為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60歲以上佔癌症總發生人數六成。而南部及東部地區高齡人口相對較高,南部地區60歲以上癌症發生率更居全國之冠。對於正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之癌友,常常需要每週甚至每天往返醫院,而五成以上偏鄉癌友面對密集的治療,身體已是一大負擔,更需接受長時間且不方便的就醫車程,更是讓他們求生的一哩路雪上加霜。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逾七成癌症病友因居住地交通不便,曾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近八成癌友認為長途車程會加劇副作用不適。

遙遠就醫之路讓偏鄉癌友們身心俱疲,寧可選擇放棄穩定的治療

每天就醫的舟車勞頓對癌患已是疲憊不堪,更何況是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年長癌友們,偏鄉交通不便,大眾運輸少之又少,趕著一天一兩班的巴士,下車了再轉乘。南部及東部分別有超過6成及7成的癌症病友,常常是無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就醫,甚至自行騎乘機車翻山越嶺經過漫漫長路後才能到家得以休息。這樣的就醫路程,讓偏鄉癌友們感到身心俱疲,寧可選擇放棄穩定的治療。

「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 幫助偏鄉癌友接通醫哩路

對偏鄉癌症病友來說,交通是一個隱形的必要需求,相較於疾病與治療,患者就醫過程的交通困境常不為人關注,但卻是影響穩定就醫的重要因素。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富邦人壽攜手推出「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癌症治療交通補助專案,針對居住於大南部、宜花東等偏鄉地區60歲以上的癌友,只要住家距離醫療院所10公里以上,且每月至少回診治療一次,每名癌友可申請8,000元的交通補助,幫助他們穩定療程以利邁向康復之路。
致力於「高齡關懷」的富邦人壽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專案,自2017年至今,已幫助逾千位的銀髮癌友穩定治療。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建立偏鄉癌友交通媒合平台,提供偏鄉癌友更實質的交通服務。

不讓就醫交通困境,成為壓垮銀髮癌友的最後一根稻草,富邦人壽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大家響應小額捐款,一起幫助更多銀髮癌友,走出治療的交通困境,穩定就醫,讓他們康復的「醫」哩路不再遙遠。


清晨五點趕車就醫 癌末林伯伯車程六小時「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延伸閱讀】

這種癌症好好治療,多數病友可存活10、20年以上

秋冬如何進補? 癌友要注意的秋冬進補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出現首例莫德納疫苗突破性感染!台大醫院麻醉護理師(案16158)確診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個案曾接種2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14天,個案工作場所未檢出其他感染者。 指揮中心疫調發現,確診台大醫院麻醉護理師,與案16145(幼兒園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個案增加9例個案,分別為7例本土與2例境外,未增加死亡患者;上午網路傳出新增個案恐怕有50人,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誤信網路謠言,檢調單位已介入偵辦。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7例本土個案,為2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30歲至80多歲...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鄭文晴報導睡眠是人體修復最重要的時間,但現代人普遍都有熬夜的習慣,導致身體狀況逐年下滑,日前美容保養知識達人「Dr. Ivan 6 」指出,皮膚不好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熬夜」就是傷害皮膚的最大元兇,Ivan說,這絕對不是擦保養品、喝水、吃健康食品就能調控的,且一旦熬夜,就會連帶一起傷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55歲Steven罹患乾癬20多年,發病後的前幾年,皮膚極度搔癢,一抓就滿地皮屑,紅腫潰爛,透過光照療法、外用藥膏讓病情穩定,重返職場。但幾年後,關節發麻、僵硬、脹痛,就醫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人生再度變成黑白。 ▲乾癬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圖/曹彥博醫師提供) 乾癬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