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冠心症純吃藥?放心臟支架?研究:治療效果差不多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102年國人死因統計,每年高達一萬七千多人死於心臟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常難以在「要用藥物治療?還是裝心臟支架比較好?」問題中作出選擇。過去國外研究發現,在病情穩定下,純吃藥與接受開胸繞道手術或裝上心臟支架患者,5年後的治療效果竟差不多,於是吸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出資、紐約大學主導,針對該疾病進行史上最大型跨國性研究計劃,希望能夠更精確找出冠心症治療方法。馬偕醫院也參與其中,是台灣目前唯一加入的臨床研究中心。

全球將有30多個國家、近400家不同醫療機構,預計8,000名患者將參與該研究計畫。收案條件是藉由心臟掃描診斷心臟缺氧狀況屬於中度冠心症,追蹤時間4至6年,預估2018年結束研究。馬偕醫院將於2015年3月底開始陸續收案,希望能在3到4年內針對30至50位患者進行研究。

台灣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崇烈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症)是因為供應血液回到心臟的動脈變得狹窄或阻塞,流向心臟的血液減少而使心臟局部缺血,導致胸痛(心絞痛)、呼吸急促、上肢疼痛、盜汗、嘔吐等症狀。若心臟動脈完全被堵塞,將導致心臟病發作或造成心臟組織損壞,臨床表現常為穩定心絞痛、急性冠心症(不穩定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猝死。

馬偕紀念醫院放射科資深主治醫師惲純和補充,近年來,使用電腦斷層掃描來協助早期心臟血管狹窄的診斷已廣為醫界和病人所接受。主治醫師會針對冠狀動脈狹窄病人,其心肌缺血的風險程度分級及分組,在心導管治療小組及心臟外科團隊協助下,進行臨床常規醫療的程序,如:保守藥物治療或心臟血管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支架置放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 /台北報導 一口氣又有3批疫苗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正式揭露細節,依抵台先後,分別為日本第三次捐贈97萬劑AZ疫苗、自購AZ疫苗56萬劑以及自購莫德納疫苗35萬劑。而公費疫苗預約系統最新意願登記仍有4...

閱讀詳情 »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對著沙包猛打,節奏又快又穩,清華大學的拳擊好手陳念琴,2016年參加里約奧運煞羽而歸,今年的東京奧運,她重新沉澱自己,準備再次挑戰奧運舞台,希望可以為台灣爭取最高榮譽。 陳念琴是台灣少見的拳擊女將,里約奧運的失敗以後,她也曾經沮喪好一陣子,但在家人以及師長的鼓勵下,陳...

閱讀詳情 »

東京奧運將於7/23正式開幕,東森電視今年首度投入奧運轉播取得奧運轉播權。首度有新聞台立即轉播奧運賽事,讓觀眾掌握最新捷報。由東森新聞甜心主播韓佩穎,和熱血體育主播丁元凱坐鎮台內播報,搭配專業賽評播報,派駐記者在東京奧運現場第一線採訪,即時連線最新比賽實況。東森電視旗下主播、主持群全體出動拍攝宣傳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三級警戒「微解封」首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2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市新增15例、台北市新增9例仍是最多的重災區。陳時中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