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冬病夏治中醫最夯「三伏貼」又來了 擺脫過敏體質這5類人不適用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遇到冷空氣,或是換季時,整個人就噴嚏、鼻水不停?相信只要是過敏兒,一定都對近年來各大醫院、診所力推的中醫「三伏貼」療法不陌生,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又到了中醫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但中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適合利用三伏貼來擺脫過敏體質,事實上,臨床就有5類人並不適合進行三伏貼治療。

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7月16日(初伏)、7月23日(中伏)、8月13日(末伏),不少醫院的中醫門診已經陸續公告開放「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服務。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指出,不適合進行三伏貼治療的人,包括孕婦以及2歲以下的幼兒、皮膚容易過敏或敷貼處有傷口的病人、感冒發燒的患者,以及屬於中醫證型中偏熱症體質的病人。

陳中奎說,炎炎夏日是保養身體的好時機,傳統中醫有「冬病夏治」的原則,對於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是最佳的治療機會,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有助減少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發作的機率。

原理在於,陳中奎指出,根據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冬病夏治理論,在一年當中最熱的3天,及人體陽氣在一整年中較旺盛的時候,使用熱性藥材,包含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薑汁等熱性藥材敷貼治療,可將藥效能量輸進體內、排出寒氣,並增加胃氣以儲存能量,降低風邪侵入,減少感冒機會,目的就是為了要將體內寒冷的病根移除。

由於不用針灸及吃中藥,三伏貼療法近年成為最夯的中醫療法之一,尤其是針對不喜歡吃藥的孩童及服藥過多的老年人。陳中奎說,三伏貼治療每次敷貼的時間約4至6小時,若能連續敷貼3年,過敏症狀可以達到有效的改善。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乳癌、子宮頸癌及大腸癌 這3種癌做對1件事死亡率最高降7成

冬病夏治「抗敏」正夯 中醫教你秒懂三伏貼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南韓N號房事件顯現兒少性剝削問題需大眾關注,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2成5兒少曾被要求提供私密照,公布9大騙取裸照手法提醒兒少注意,呼籲家長重視兒少網路交友。  正視南韓N號房事件 避免重蹈覆轍兒少性剝削問題遍布全球,除了南韓爆發N號房事件外,台灣6月也爆出38...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2020年被許多民眾形容為「像是世界末日般的一年」,年初至今除了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外,還發生了澳洲野火、南北韓共同聯絡處炸毀、佛洛伊德之死、英國脫歐、香港淪陷、石油戰與NBA傳奇球星Kobe Bryant墜機身亡……,讓許多民眾不禁對下半年和未來幾年感到憂心忡忡...

閱讀詳情 »

今年六月底,台北市飆到38.9度,是124年來最熱的6月,出門走在路上就滿身大汗!由於夏天排汗量大,天氣熱導致食慾不振,容易讓人產生夏天熱量消耗快,不易增胖的迷思!但其實夏天溫度高,身體不需要代謝過多熱量維持體內溫度,基礎代謝率相較於冬天會比較低,如果又吃得和冬天一樣多,體重就可能直線上升,讓許多想...

閱讀詳情 »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不下、排不出」千萬要注意!一名高齡92歲的阿嬤,就因為長期臥床且表達能力不佳,遇上這種狀況,只能拼命忍痛,家人發現不對勁送醫檢查時,才知道原來是升結腸處有顆約4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堵住腸道,無法正常排便,引起嚴重腹脹、食慾不佳。 收治病人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