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冬病夏治中醫最夯「三伏貼」又來了 擺脫過敏體質這5類人不適用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遇到冷空氣,或是換季時,整個人就噴嚏、鼻水不停?相信只要是過敏兒,一定都對近年來各大醫院、診所力推的中醫「三伏貼」療法不陌生,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又到了中醫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但中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適合利用三伏貼來擺脫過敏體質,事實上,臨床就有5類人並不適合進行三伏貼治療。

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7月16日(初伏)、7月23日(中伏)、8月13日(末伏),不少醫院的中醫門診已經陸續公告開放「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服務。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指出,不適合進行三伏貼治療的人,包括孕婦以及2歲以下的幼兒、皮膚容易過敏或敷貼處有傷口的病人、感冒發燒的患者,以及屬於中醫證型中偏熱症體質的病人。

陳中奎說,炎炎夏日是保養身體的好時機,傳統中醫有「冬病夏治」的原則,對於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是最佳的治療機會,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有助減少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發作的機率。

原理在於,陳中奎指出,根據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冬病夏治理論,在一年當中最熱的3天,及人體陽氣在一整年中較旺盛的時候,使用熱性藥材,包含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薑汁等熱性藥材敷貼治療,可將藥效能量輸進體內、排出寒氣,並增加胃氣以儲存能量,降低風邪侵入,減少感冒機會,目的就是為了要將體內寒冷的病根移除。

由於不用針灸及吃中藥,三伏貼療法近年成為最夯的中醫療法之一,尤其是針對不喜歡吃藥的孩童及服藥過多的老年人。陳中奎說,三伏貼治療每次敷貼的時間約4至6小時,若能連續敷貼3年,過敏症狀可以達到有效的改善。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乳癌、子宮頸癌及大腸癌 這3種癌做對1件事死亡率最高降7成

冬病夏治「抗敏」正夯 中醫教你秒懂三伏貼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吃中藥調身體,湯藥該怎麼煎煮才好?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若是自行在家煎煮中藥者,最好先用清水沖洗藥材,再用冷水浸泡,最後再以砂鍋、陶鍋、瓷鍋等導熱均勻、蓄熱性強的鍋子來煎煮藥材,煮藥時須留意避免使用生鐵鍋或銅鍋熬藥,以免鐵銅等金屬成分與中藥材發生化學反應喲!  不少人會在家熬煮中藥材來調理身體,但...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喝咖啡對健康有一系列的積極作用,如延長壽命,降低抑鬱症、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病發率。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喝咖啡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每日喝兩杯或更多咖啡可能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本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朱晶晶博士說,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吸煙的人很有可能也嗜茶或咖啡,所以在...

閱讀詳情 »

對長年辛苦家務或是必須兼顧事業的女性而言,健康永遠是最重要又難以顧及的事。悠適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正倫指出,家庭主婦通常由於家務繁忙、帶小孩、顧長輩,經常惹出一身「職業病」,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而各種病痛都有關鍵治療期,千萬別隱忍,及早治療相對較快恢復,也避免生活品質下降,甚至走向動刀一途。 &nbs...

閱讀詳情 »

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去年台灣曾經傳出麻疹群聚感染事件,一度傳出疫苗短缺。今年國內、外的麻疹疫情有升溫趨勢,醫師建議,前往疫區國家或常接觸相關人員的高危險族群,可優先接種疫苗。 近來,日本、韓國、香港、澳門、菲律賓等國家傳出麻疹病例增加,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